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79篇
  免费   1956篇
公路运输   7509篇
综合类   8754篇
水路运输   6622篇
铁路运输   4449篇
综合运输   801篇
  2024年   121篇
  2023年   245篇
  2022年   1035篇
  2021年   1438篇
  2020年   992篇
  2019年   577篇
  2018年   507篇
  2017年   514篇
  2016年   492篇
  2015年   1077篇
  2014年   1414篇
  2013年   1631篇
  2012年   2008篇
  2011年   2220篇
  2010年   2219篇
  2009年   2146篇
  2008年   2009篇
  2007年   2018篇
  2006年   1933篇
  2005年   1539篇
  2004年   657篇
  2003年   371篇
  2002年   264篇
  2001年   334篇
  2000年   286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根据70 t级铁路罐车的锥形罐体结构及其特征参数,建立罐体容积的计算模型.参照圆柱体铁路罐车容积的测量方式,并结合锥体铁路罐车自身的结构特点,确定其需要测量的罐体特征参数.采用罐内几何测量法时,测量的罐体特征参数包括内横直径、内竖直径和内总长;采用罐外几何测量法时,测量的罐体特征参数包括外横直径(和(或)加温套外廓宽和(或)导流板外廓宽)、外周长、外总长、上板厚、封头壁厚、加温套厚.以GQ70型铁路罐车为例进行的罐体容积几何测量试验和计算分析表明:采用两两对称的4个测量截面测量罐体特征参数足以满足测量的需要,所得到的测量结果不确定度为4×10-3 (k=2),符合铁路罐车容积检定规程的要求,可以用于70 t级铁路罐车容积的实际测量.  相似文献   
192.
基于动态用户均衡、系统最优分配的诱导方法,侧重路网需求的宏观预测和调节,难以准确辨识道路拥堵点的关联车流,制约了诱导效果。为精准调控致堵车流,有效缓解常发性拥堵,研究基于需求溯源的主动交通诱导方法。遵循靶向诱导的思路,分析车辆行驶轨迹和常发拥堵点的交通流关联性,运用卡尔曼滤波对关联车流进行短时预测,在此基础上,结合流量占比、路径饱和度等指标,对诱导目标车流进行优选。同时,从负荷均衡的角度出发,基于路段与路径交通流的时空关联更新路网交通状态,建立以饱和度均衡为目标的主动诱导优化模型。仿真结果表明:相比反应型诱导与基于路径偏好的主动型诱导,所提方法使常发拥堵点的车均延误、停车次数等下降30%~60%,路网车均延误、停车次数等下降10%~15%,模型收敛速度提高,交通效益提升,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3.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引导、标杆企业示范以及市场需求推动的共同作用下,我国电动汽车的保有量有了大幅的增加,且每年的总销量仍在不断的突破,随之而来的动力电池安全也成为了一个全行业必须面对的问题。除了在设计验证,生产制造等环节进行安全问题规避外,在车辆运行的过程中依靠监控系统进行车辆运行大数据监控及预警也很有必要。受限于数据采集频率以及数据采集质量等多个因素,目前动力电池安全的监控难度较高,算法不成熟,监控准确率低。分析了影响动力电池安全的可能因素,并且对每种因素可能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进行分析,对是否可对动力电池安全进行预警做了探索分析,同时基于可能影响电池安全的原因阐述了一种多维度耦合的动力电池安全监控策略。  相似文献   
194.
新能源电动汽车其安全性一直困扰着行业与市场的发展,传统电池管理系统(BMS)储及计算能力不足,难以实 现动力电池的异常状态预测,基于车联网数据,搭建了大数据监控与管理平台,提出了动力电池热失控关键算法,并实现 了算法的平台集成与应用。应用结果表明,此系统应用能够有效评估和预测动力电池潜在安全风险,并能及时有效地指 导安全处置,从而降低整车安全事故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195.
智能汽车的人机共驾技术(HMIoIV)是解决其智能化级别难以快速跨越至高度自动化水平的有效过渡手段。HMIoIV涉及了L0~L3级别的智能汽车的多种自动化技术,包括先进辅助驾驶系统。针对当前国内外智能汽车人机共驾技术的研究现状,对其概念、结构和研究内容进行总结,根据独立驾驶人参与的数量和驾驶操作方参与的数量将现有的人机共驾技术分成3类:单驾双控结构、串联型双驾单控结构(Traded Control)和并联型双驾双控结构(Shared Control);并对驾驶人为因素、驾驶人模型、自然驾驶人状态监测和驾驶意图识别、串联型双驾单控结构和并联型双驾双控结构的研究方法以及权限与责任的关系进行全面综述。最后,分析总结当前智能汽车的人机共驾技术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对该技术的发展趋势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96.
张长林  陈浩宇  陈宝  李林  刘鲁清  王朝辉 《公路》2021,66(11):38-44
为进一步提升路用水性环氧树脂工作性能及使用品质,选取两种环氧树脂和5种固化剂,采用固化剂乳化法,制备了不同类型水性环氧树脂,对比评价了不同固化剂类型及掺量下水性环氧树脂拉伸、弯曲、黏结等工作性能.并基于水性环氧树脂工作性能演变规律,确定了最佳固化剂类型及其适宜掺量.结果 表明:对于E-44和E-51两种类型的环氧树脂,ZH固化剂固化效果最优;当ZH固化剂中活性氢当量与环氧树脂中环氧当量之比为1∶1时,水性环氧树脂可获得最佳工作性能;此外,与E-44水性环氧树脂相比,E-51水性环氧树脂工作性能表现更为优异,其ZH固化剂(用量为LLZ水平)固化产物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31.6 MPa和12%,弯曲强度、弯曲变形以及弯曲模量分别为82.5 MPa、23 mm和1840 MPa,附着力拉拔强度为2.15 MPa.  相似文献   
197.
田威  李腾  贾能  张旭东  贺礼 《公路》2021,66(11):45-52
我国黄土面积分布广、厚度大,具有高压缩性与强湿陷性的缺点.在天然石料缺乏的条件下,以黄土作为路基填土容易导致路基下陷,造成路面开裂,因此对黄土进行加固才能满足工程要求.利用土壤固化剂加固黄土路基与传统物理加固方法相比,具有掺量少、效果好、省时省力等优点.通过总结不同类别固化剂的加固机理、改良黄土现状及优缺点,从理论上概括出在黄土路基工程中值得推广使用的产品.结合分析现有工程实际应用,认为在后期研究中还应注重以下方面:(1)生物酶类固化剂的开发研究;(2)固化材料的复合使用;(3)室内试验与工程实践相结合;(4)动荷载作用下的固化效果;(5)制订统一的固化剂试验规程.  相似文献   
198.
刘来君  沈艺宁  张智举  董安国  丁昊 《公路》2021,66(11):101-106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通常采用悬臂分段浇筑施工,施工监控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以灰色系统理论为基础,针对以往施工控制中传统的GM(1,1)模型参数估计方法与精度检验准则不适配的问题,将平均相对误差最小准则下的参数估计问题转化为线性规划问题,通过Python语言实现,从而得到一种新的理论模型来进行挠度预测,并以陕西境内某1号大桥为工程背景,对混凝土浇筑、预应力张拉两个工况作用后的梁端挠度值进行预测.与传统模型相比,改进后的模型平均相对误差最多可减小28.41%,并能够排除奇异数据的干扰.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线性规划法的GM(1,1)模型较传统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和更好的稳健性,能够在桥梁施工控制中发挥更好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99.
况栋梁  康秉铎  刘文昌  张洪刚 《公路》2021,66(11):305-310
采用机械力化学法对橡胶粉进行脱硫处理,制备脱硫胶粉改性沥青并测试其基础性能指标,研究脱硫工艺对胶粉改性沥青路用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 表明:将胶粉与脱硫助剂混炼后,可以降低胶粉改性沥青的黏度;胶粉与活化剂8501及再生剂RVS混炼还可以改善胶粉改性沥青的储存稳定性;基于胶粉改性沥青路用性能指标,优选出活化剂8501的脱硫工艺为活化剂掺量3%,混炼温度160℃,混炼时间30 min.微观试验结果表明,胶粉对沥青的改性主要以物理改性为主.胶粉经脱硫处理后具有明显的颗粒核心,而且其表面粗糙程度明显增加,与沥青的相容性优于未处理的胶粉.  相似文献   
200.
在北京、重庆和昆明地区开展了轻型汽油车RD E试验,在满足当前法规RD E要求的前提下,研究了驾驶行为对轻型汽油车发动机工作载荷和真实道路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WLTC工况下发动机的工作载荷相比,RDE试验发动机工作载荷区域更宽;RDE试验过程中激烈驾驶会引起燃油保护加浓,燃油保护加浓会导致CO排放随着激烈程度的增大非线性升高;基于平原WLTC循环的CO2特性曲线在高原地区开展RDE试验时,RDE试验窗口的正常性难以通过;冷起动阶段的排放远高于起动后的排放,起动阶段的排放物应纳于标准检测范围并予以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