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71篇
  免费   344篇
公路运输   1881篇
综合类   1860篇
水路运输   1332篇
铁路运输   984篇
综合运输   158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183篇
  2021年   264篇
  2020年   186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110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206篇
  2014年   271篇
  2013年   355篇
  2012年   398篇
  2011年   453篇
  2010年   511篇
  2009年   476篇
  2008年   492篇
  2007年   479篇
  2006年   503篇
  2005年   354篇
  2004年   154篇
  2003年   141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104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91.
基于入口匝道汇入方式与基本图形态, 提出了一种调整型元胞传输模型; 增加了入口匝道状态变量以追踪入口匝道交通状态, 定义了新的入口匝道汇入规则; 将双通行能力基本图引入到调整型元胞传输模型中, 以适应不同交通状态下通行能力的变化; 将单纯形法与遗传算法相结合, 提出了混合多目标参数优化方法; 建立了3个仿真场景, 评价调整型元胞传输模型与混合多目标参数优化方法的效果。仿真结果表明: 在预测入口匝道上游主线拥堵发生与结束时间方面, 与经典元胞传输模型相比, 调整型元胞传输模型将时间预测准确性分别提升了22.3、10.8 min; 在模拟入口匝道汇入段主线拥堵传播与消散方面, 调整型元胞传输模型模拟结果更加符合实际的传播与消散规律; 在模拟试验路段早发性失效交通特性方面, 调整型元胞传输模型对于拥堵前最大流量与拥堵后消散流量的拟合误差在4%以内, 小于经典元胞传输模型; 在模型仿真精度方面, 调整型元胞传输模型各项评价指标均优于经典元胞传输模型, 前者的仿真速度误差为10.42 km·h-1, 较后者降低了25.4%;与传统的遗传算法相比, 混合多目标参数优化方法的总计算次数更少, 参数标定过程总耗时缩短了29.3%。   相似文献   
992.
基于拉剪耦合作用,对Mohr-Coulomb强度准则进行修正。在不同坡高、不同高宽比的边坡底部入射3条经典地震波,对边坡进行动力稳定性分析。首先采用显式迭代子增量法编写考虑拉剪耦合作用的Mohr-Coulomb强度准则子程序,并在边坡模型的截断边界添加黏弹性人工边界、输入等效地震荷载,模拟边坡受到的地震作用;然后以单元分别受到压缩和拉伸作用为例验证子程序的正确性;通过与已有地震边坡的研究结果对比,表明在地震边坡分析中若不考虑材料的拉剪耦合作用,得出的结论偏危险;最后在边坡底部垂直入射3条地震波,分析不同坡高、不同高宽比的边坡在2种强度准则下安全系数的区别。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边坡(坡高、高宽比不同)在不同地震波(El-Centro,Kobe,Northridge)作用下的安全系数各不相同,但安全系数都随坡高增加和坡角增大而降低;考虑拉剪耦合作用边坡的安全系数小于不考虑拉剪耦合作用边坡的安全系数,并且其安全系数的变化各有特点;坡高和高宽比的变化影响边坡对地震波频段的响应;分析地震边坡的稳定性,应综合考虑材料的拉剪耦合作用以及边坡高度和高宽比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93.
为了给道路交通标志的设计与应用提供参考,针对LED点阵式发光标志、LED半透式发光标志和传统逆反射标志,考虑光照强度、闪烁频率、发光形式等因素的影响,进行了交通标志视认性能的驾驶试验研究。采用方差分析研究各个因素对标志视认距离影响的显著性及其交互作用。基于驾驶模拟器进行视认性能对比试验,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了半透式发光标志与逆反射标志的视认距离,并根据试验数据分析不同光照强度下半透式发光标志的最佳亮度区间。结果表明:在光照强度为200 lx的下午,LED主动发光标志相对于逆反射标志只增加了2~4 m的视认距离;而在光照强度为0.5 lx的晚间,视认效果则提升显著,点阵式和半透式发光标志的视认距离相比逆反射标志分别提升了39.7%和80.4%。闪烁发光无论快慢,对于LED主动发光标志的视认效果均无提升。另外,半透式发光标志的亮度过高时会产生眩光效应,不利于驾驶人辨识标志内容,且最佳亮度区间随着环境光照强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在光照条件较差的情况下,推荐采用常亮LED半透式发光标志。  相似文献   
994.
为了探究列车通过时钢轨振动的基本参数和敏感区域,基于多体动力学软件GENSYS和有限元软件ABAQUS,分别建立车辆-轨道动力学模型和轨道-下部基础有限元模型.以动力学模型计算得到的轮轨力为激励,输入轨道-下部基础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车速、轨道不平顺和钢轨支承方式等因素对钢轨加速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钢轨加速度从轨头到轨底逐渐减小,轨枕上方轨头加速度明显大于轨枕之间.钢轨加速度对车速最为敏感,车速从200 km/h增加到350 km/h时,无砟轨道轨头加速度从1.476 km/s2增加到2.980 km/s2.连续支承式无砟轨道,钢轨加速度小于传统离散支承式无砟轨道.加速度传感器建议安装在轨头外侧,传感器的采集频率、量程应考虑列车速度、轨道不平顺等影响.   相似文献   
995.
为研究地下水概念模型的构建偏差及水文地质参数非均质性引起的地下水渗流场模拟不确定性问题,首先根据自然条件的差异构建2组概念模型;以大量原位水文地质试验获取的待估参数数据为先验信息,应用接受条件进行调整的马尔科夫链蒙特卡罗方法(MCMC)中的自适应采样算法(A-M)进行参数样本采集,并基于2组概念模型分别构建多组渗流场计算模型;将输出结果基于AICc准则进行相关多模型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调整的A-M采样算法,参数样本的遍历性及收敛性未受影响;计算模型中除存在"异参同效",亦存在"异构同效";异构同效虽存在,但更接近客观条件的概念模型结构获取高精度模型的概率较大,1#、2#概念模型中方差值介于1~2的模型比例分别为65%、46%;各概念模型的100组计算模型中,剔除Delta值大于10的计算模型后,1#模型中仅保留排名前10个模型,累计后验概率0.996,2#模型则保留排名前21个模型,而其排名前10的模型累计后验概率仅为0.884.   相似文献   
996.
铁路车辆段编组场、整备场等作业场地具有车辆流动大、停车密集、站场面积大的特点,一组检车人员分散在一个巨大的作业场地内,每个人员的分布情况、作业位置、行进轨迹很难监测,严重影响了作业调度和安全卡控.通过基于RFID及组态监控软件的定位监控管理系统,能够实时对佩戴电子标签(Tag)的检修人员进行实时定位,身份识别,通过采集信息及时了解人员分布和作业情况,为安全监控、作业调度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97.
郑清君  仲生星 《隧道建设》2013,33(5):398-406
以南水北调中线穿黄隧洞工程为依托,在施工过程中,针对黄河漫滩内和富水砂层中超深灰浆墙、超深圆形地下连续墙、超深圆形竖井、超深端头加固施工和薄壁环锚预应力内衬施工等施工技术难点,通过分析、研究和试验摸索,采用了灰浆墙泵送置换法、国内最深地下连续墙施工、竖井水下开挖施工、端头受到干扰后二次加固施工、环锚预应力内衬结构施工等技术,施工实践中应用良好,保证了工程的顺利建成。  相似文献   
998.
对公路运输枢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主要内容、评价重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和分析,认为重大环境敏感点的识别、相关规划的协调性分析、声环境和大气环境的影响分析是公路运输枢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重点,并指出当前评价工作存在的问题,包括基础资料获取困难、评价方法存在不足、枢纽规划内容不够具体、规划协调性分析深度不够、公众参与工作开展困难、规划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脱节等,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为公路运输枢纽类型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开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99.
以某轻型客车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包括动力总成和车身两个刚体的12自由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ADAMS动力学模型,提出了一种试验与理论计算相结合确定发动机怠速激励的方法。采用该模型对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怠速隔振性能进行了仿真计算与分析。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表明二者吻合较好,说明所建立的12自由度ADAMS模型和确定的发动机激励是准确的。  相似文献   
1000.
基于传热学基本原理,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温度荷载作用下AC+CRC复合式路面结构三维有限元模型,探讨了横向裂缝间距、AC层厚度及模量、CRC板厚度及模量、配筋率等路面结构参数对复合式路面结构温度翘曲应力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构表明,温度荷载下横向应力接近主应力,应予以重点考虑。路面板宽度、厚度及温度梯度与板内最大主应力关系密切,配筋率、粘结刚度系数对纵向拉应力影响也较大。研究结果可为AC+CRC复合式路面结构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