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9篇
  免费   78篇
公路运输   794篇
综合类   743篇
水路运输   715篇
铁路运输   483篇
综合运输   11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103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157篇
  2012年   184篇
  2011年   199篇
  2010年   199篇
  2009年   211篇
  2008年   203篇
  2007年   289篇
  2006年   243篇
  2005年   165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材料是汽车零部件的基础,在汽车零部件一致性乃至整车一致性保障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借助5M1E工作法并运用设计防错技术,通过组建材料设计一致性工作团队,优化车用工程材料体系架构和材料标准溯源研究,以一体化研究和材料数据库建设为主线实现材料信息数据的标准化、集成化、共享化目标,建立完善产品开发过程设计选材管理流程,提出...  相似文献   
992.
为了给客车骨架T形接头焊接工艺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和技术指导,以某全承载式客车为载体,研究焊接顺序和焊接电流对客车骨架T形接头强度的影响。选取底架上3处危险T形接头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与所选取接头截面尺寸相同的方钢进行焊接试验,对其在不同焊接顺序和焊接电流方案下的焊接变形进行测量与统计。根据试验数据建立变形后的T形接头有限元模型,在其端部施加反向位移,从而获得T形接头在各个方案下的焊接变形应力。通过建立车身整体梁壳混合模型,对所研究T形接头在整车危险工况下的工作应力进行统计,并将焊接变形应力引入整车分析,基于应力叠加的方法,获得T形接头处的实际应力值,以此为依据研究不同焊接工艺参数对客车骨架T形接头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焊接工艺对T形接头强度存在较大影响,针对选取的3处T形接头,当采用不同的焊接顺序时,应力最高值与最低值相差可达40%以上;当采用不同的焊接电流时,应力最高值与最低值相差达到了30%左右;合理选择焊接工艺参数可以避免焊接变形应力与工作应力的叠加,从而有效降低接头处的应力水平,进一步提高车身骨架整体的承载性能。  相似文献   
993.
为进一步提高利用二维图像统计路面病害的精度与效率,将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技术引入了基于图像分析的路面病害识别与测量。首先,将原始图像进行等尺寸分割作为CNN的训练样本。其次,经结构设计、前反馈算法训练及样本测试3个步骤后,建立病害识别模型(CNN1)。用训练完成的CNN1对所有图像进行病害类型识别并将输出结果作为裂缝特征提取模型(CNN2)和坑槽特征提取模型(CNN3)的训练样本。采用相同步骤建立裂缝特征提取和坑槽特征提取模型,完成训练后,运行CNN2,CNN3对路面裂缝与坑槽图像进行特征提取。最后,分析图像分辨率对3个CNN识别和特征提取精度以及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CNN1可以准确识别多种病害,CNN2的裂缝长度提取的平均误差为4.27%,宽度提取的平均误差为9.37%,裂缝病害严重等级判断准确率为98.99%;CNN3的单张图像中的坑槽个数测量无误差,单个坑槽面积的平均误差为13.43%,坑槽病害等级判定准确率为95.32%,可见CNN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CNN1在使用CPU的情况下测试完成原始图像平均用时为704 ms·幅-1,CNN2用时为5 376 ms·幅-1,采用图形处理器加速后CNN1用时为192 ms·幅-1,CNN2测试平均用时为1 024 ms·幅-1,可见CNN在图形处理器加速下效率具有显著优势,相比其他方法,在图像分辨率高于70像素时,CNN对路面裂缝与坑槽的识别与测量具有运算高效、结果精准等优势。  相似文献   
994.
介绍超声波检测法其原理的基础,阐述了该检测方法在桩基上的具体应用,并提出检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方法,最后得到了超声波检测法在桩基检测中具有较高可行性,且能显著提高检测精准度的结论。  相似文献   
995.
考虑筋/板相互作用的环肋圆柱壳屈曲强度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环肋圆柱壳是潜艇耐压壳体的一种主要结构形式.环肋圆柱壳的失稳破坏主要表现在肋骨间的壳板失稳和总体失稳.在计算肋骨间的壳板失稳时,传统方法认为肋骨为壳板提供简支边界,忽略了在边界上肋骨和壳板的相互影响.在实际结构中,由于肋骨提供扭转刚度,壳板在与肋骨相交的边界上将存在弯矩,并非自由支持边界.因而,壳板失稳时,筋/板产生相互影响,提高了壳板的屈曲强度.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推导考虑筋/板相互影响的环肋圆柱壳壳板屈曲强度的理论计算方法,分析筋/板的相互关系.通过本文的算例表明,本文推导的计算方法以及所编制的计算程序是可靠的,可以用于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996.
地铁候车厅客流运动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上海地铁一号线车站候车厅内的客流运动进行实地观测和统计分析,借助流体力学比拟思想,将地铁站台内的客流运动比拟为一维和二维空间流体的运动,从而建立了定量描述地铁站台客流运动的数学模型。选取的观测对象为上海地铁一号线人民广场站和陕西南路站,在观测中发现同一列车在同一站点不同车门上下车人数呈空间不均匀分布,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地铁候车厅近车门处客流速度一密度的一维和二维数学模型。根据模型计算了上车时间,将其与实测数据比较,两者吻合较好,表明该模型具有合理性。通过应用该模型,显示了其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997.
余姚兰墅大桥主桥为我国第一座独弯塔斜拉桥 ,针对其结构特点和技术标准 ,设计制订了施工阶段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流程 ,明确了使用阶段各典型受力状况。通过对施工和使用阶段的总体结构静力分析 ,验证了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和结构设计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98.
地铁工程的防洪对策与措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系上海市城市与交通科学促进会组织的“城市地下交通空间开发与利用”课题的有关防洪部分的内容 ,包括地铁工程中防洪规范与标准以及防洪对策措施等  相似文献   
999.
针对具体地质条件,确定以石灰短桩、水泥搅拌桩、塑料排水板联合真空降水等方法处理浦东国际机 场南干线桥坡地段并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000.
通过对屏蔽门系统限界的分析,阐述在系统设计中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来避免屏蔽门与列车间隙过宽造成的安全隐患.说明在屏蔽门系统的设计阶段,系统的结构设计不但应满足不侵入车辆限界,而且还应采取多种设计方案组合,最大限度地减小屏蔽门门体与列车之间的间隙,并对该空隙实施监测,以消除因屏蔽门与列车之间的间隙过宽而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