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篇
  免费   12篇
公路运输   106篇
综合类   68篇
水路运输   70篇
铁路运输   82篇
综合运输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71.
文章对江六高速公路扬州南绕城段拼宽桥梁在施工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平面、高程控制原则,病害处理的动态设计进行介绍,建议在设计外业调查阶段对老桥的尺寸进行现场调查与复核,并测量关键点坐标及高程;后期施工中需根据设计调整的情况进行动态设计  相似文献   
72.
2009年建成的昆明市主城二环快速系统是昆明主城区交通干线网络的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该文简要介绍该工程规划、前期研究、工程设计及工程主要技术特点等。  相似文献   
73.
本文介绍了如何在Pro/E与eta/DYNAFORM软件的平台上对305 mm×254 mm型旋压密封式制动缸前盖进行成型模拟,并进行了工艺优化设计、虚拟验证。经生产验证表明,改进工艺后制动缸前盖平面度和外观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74.
王佐  吴蔚 《世界海运》2006,29(4):27-28
通过介绍ISM规则所要求船公司管理复查的目的、内容、信息输入及管理复查的实施步骤,强调管理复查作为安全管理体系自我完善的重要性,以引起船公司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75.
于混凝土中掺加适量的规定温度为-10℃的改性防冻剂,结合采用合理的综合养护工艺,不但使混凝土的强度达到冬季施工要求,有效地改善了混凝土的抗头性能,而且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6.
在车辆维修手册中规定,当车轮两次镟轮轮径值减少量超过一定限度以后,需要在二系簧下加垫片补偿,以保证车体高度。对广州地铁现有的4条线车辆该值进行分析与计算,并得出相应结论。  相似文献   
77.
目前,针对穿越断层破碎带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的研究多聚焦于单一风险事件或单一风险因素,缺乏从风险传导视角对安全风险展开具体研究.选用扎根理论质性分析31份铁路隧道工程风险评估报告,识别断层破碎带隧道施工安全风险因素,提炼安全风险因素之间的因果逻辑,构建安全风险传导网络;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SNA)识别安全风险传导网络中的关键风险因素及关键链路,以此提出风险管理策略并高效阻断风险传导.研究结果表明:穿越断层破碎带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包括10类,可归为外部环境风险、施工技术风险和施工管理风险三大类;探明了50条关键的风险传导链路,并基于风险链路提出的安全风险管理策略可有效降低穿越断层破碎带隧道工程施工的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78.
消磁电流的调整直接影响舰船消磁系统的控制精度,为了有效补偿舰船空间磁场峰值,本文引入一种改进型粒子群算法进行消磁绕组安匝数求解,该算法在基本粒子群算法的基础上,通过最小二乘法约束粒子的初始位置和速度,具备收敛速度快、优化结果稳定等优点。  相似文献   
79.
由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产生的温度应力而导致的混凝土开裂是比较普遍的现象,水化热产生的裂缝尤其是贯穿结构内部的裂缝对结构的承载力、防水能力,以及耐久性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目前应用有限元仿真进行的数值计算方法是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计算常见的方法之一。文中用MIDAS/CIVIL 2012有限元分析软件对8号主塔承台进行水化热的计算分析,通过对不布设冷水管和布设冷水管的工况进行计算,得到承台内部对应位置的温度均大幅度降低,同时布设冷水管后承台内不利节点的应力也有大幅度的降低,可有效控制混凝土开裂。  相似文献   
80.
针对再生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在结构体系中的协同工作问题,对由混凝土收缩原因引起的再生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叠合构件变形及结合面剪力问题进行了研究,重点分析结合面上剪应力产生的原因、分布特点、工程影响及其计算公式,并与实际叠合试件的试验数据做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叠合构件中再生混凝土层的收缩量及收缩稳定期均小于同等条件下自由干缩的再生混凝土,其结合面剪应力分布沿轴线方向随着构件尺寸变化增加明显,构件边缘处的剪应力值最大,从边缘向中部逐渐减小。在实际工程中,可通过合理控制叠合构件的长度和混凝土的配合比等方式,将结合面剪应力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