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5篇
综合类   9篇
铁路运输   1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
针对高速列车侧墙零件的特点,提出了高速列车侧墙柔性件的装配偏差模型,以定量描述其输入偏差和输出质量的数学关系.在不同零件偏差或工艺定位方式等输入条件下,利用上述模型对装配总成的尺寸质量进行虚拟分析与预测,结合工程经验研究装配偏差是否接受的问题,为高速动车组车体大部件的制造质量改进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
简介HOT技术     
交通管理中将仅供乘坐至少某一规定乘客数的车辆(即高容量车辆)通行的车道称为高容量车道。有时,在其他相邻车道严重拥堵的情况下,高容量车道的使用率却很低,而单乘客车辆在现有交通管理规定下无权经行这种车道,惟一的选择就是在原车道上继续等待。  为了提高公路资源的利用率,美国进行了允许单乘客车辆交纳一定费用通过高容量车道的可行性研究,并将这种管理模式逐步引入到公路管理中,这就是HOT技术。  从1996年开始,圣迭戈当局和加利福尼亚州交通局就一直在位于圣迭戈北部的第15号州际高速公路上进行这种方法的试验研究,1999年后,正式采用HOT技术对这条高速公路进行管理。2002年,最早提出这种方案的维尔博-史密斯联合咨询公司因此在悉尼世界道路联合会上荣获“全球成就奖”。  与此同时,加州立法当局针对这种管理模式,要求公路管理部门在向单乘客车辆征收通行费允许其通过高容量车道后,不得影响高容量车辆在该车道上的正常运行。圣迭戈当局责成有关部门开发了一套全动态可调节收费装置,这也是世界上第一套类似的设备,该设备采用专用短程通信电子技术,对使用高容量车道的单乘客车辆进行收费,计费标准根据公路交通量变化情况每六分钟调整一次,经过一段时...  相似文献   
3.
4.
焊接变形是焊接结构件制造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在焊接生产过程中可以通过零部件尺寸控制,良好的装配质量,合理的焊接顺序,预加反变形等措施来减少焊接变形;同时也可以大大降低调修难度,提高生产效率,获得焊接质量优异的产品。  相似文献   
5.
6.
随着路网的复杂化,指路标志信息量过载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的现象日益显著。为了全面、系统地确定高速公路互通区指路标志的合理地名数,为高速公路指路标志的设置提供相应的改进建议,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从驾驶人角度选取了反映其对指路标志认知反应水平的代表性指标,构建了高速公路互通区指路标志地名数研究的宏观模型。使用眼动仪和脑电仪在相关场景中进行室内驾驶模拟试验,以获取被试在不同地名数指路标志场景下的眼动行为、脑电以及驾驶行为数据。利用模型进行数据分析,得到驾驶人在地名数为4,5,6,7,8,9六种场景下,对指路标志认知反应的综合效率均值分别为0.983,0.956,0.902,0.796,0.699和0.617,再针对不同的指标集,进行指标敏感性分析,获取驾驶人在6种场景下的综合效率指数。通过试验发现:随着地名数的增多,驾驶人对指路标志认知反应的综合效率均值呈现下降趋势,当信息量超过其认知阈值时,系统综合效率值会迅速下降;不同地名数指路标志场景下,导致驾驶人认知反应效率低的原因存在差异,在对指路标志版面设计时应有针对性地予以改进;不同驾驶人对指路标志认知反应效率存在差异,所对应的标志地名数合理阈值也存在轻微差异,但总体上从驾驶人认知反应的角度考虑,高速公路指路标志的地名数阈值为6个。该研究从驾驶人对指路标志认知反应的角度,使用DEA方法构建了全面、系统的指标体系对指路标志的地名数进行了探析,为中国高速公路互通区指路标志的版面设置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分析高速公路出口区域限速方案的效果,研究提出了逐级限速方案(一级限速、二级限速、三级限速),并开展不同交通流情况下的驾驶模拟实验。引入情境意识理论(Situation Awareness, SA)和ACT-R认知理论从驾驶人角度对逐级限速方案进行研究,建立了道路交通驾驶人SA的定量计算模型,通过与情境意识全面评估技术(SAGAT)结果的对比,评估出SA定量计算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1)在自由流状态下,车辆在分流鼻端的速度分别超过限速13.4 km/h(一级限速)、7.4 km/h(二级限速)、4.0 km/h(三级限速),在不稳定流状态下则超过9.7 km/h(一级限速)、6.2 km/h(二级限速)、1.7 km/h(三级限速);(2)交通量一定时,随着限速次数增加,驾驶人的SA水平提高,事故的可能性下降,其中三级限速方案是考虑驾驶人SA的最佳方案;(3)瞳孔面积和平均扫视频率可作为衡量SA的眼动行为指标,分流鼻端速度可作为衡量SA的操纵绩效指标。  相似文献   
8.
研究交叉路口红灯信号等待时间对驾驶员反应时的影响.采集交叉口实际交通红灯信号时长(从40、60、80、100和120 s),运用E-prime软件模拟驾驶中的等待红灯环境,考察不同时长的红灯等待之后转换成绿灯的驾驶员反应时的变化.研究样本来自30名具有驾驶经验的大学生,实验数据运用SPSS 17.0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驾驶员的反应在不同时长的红灯等待之后有一定的变化,在红灯时长40 s和60 s驾驶反应时逐渐缩短,尤其是在红灯时长达到80 s之后,驾驶员的反应最快;之后在红灯达到100 s和120 s驾驶员的反应逐渐减慢.驾驶员的红灯等待极限是在80 s附近.  相似文献   
9.
【目的】驾驶人在行驶中受交通应激事件的影响,为探索应激反应的程度展开研究。【方法】采用维也纳交通心理测试系统(VTS)甄选出高驾驶特性组(H组)和低驾驶特性组(L组)各21名被试进行试验,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不同驾驶特性群体的应激反应特征,并采用集对分析模型评价被试的应激反应优劣。【结果】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检测驾驶人的驾驶特性能力区分其应激反应能力可行,提高驾驶特性能够帮助驾驶人提高应激能力,情况越危急,提高的幅度越大。【结论】试验中,在所有应激距离下,H组的应激反应均优于L组,且应激距离的减少对L组的影响比H组大;在交通应激事件中为驾驶人提供1 s以上交通冲突时间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高速公路雾区段路侧雾灯的行车诱导能力,减少交通事故率,分析雾灯控制策略,从雾灯纵向、横向选址与安装高度等角度,研究雾灯工程设计理论,最后针对雾灯亮度与直径,建立雾灯选型计算方法.论文提出的分级雾灯控制策略、纵向间距计算方法、雾灯高度计算公式与直径模型等雾灯控制与设置技术,应用于龙长高速公路k69+202~k71+020雾区段,利用车速与道路线形指标计算,得出雾灯纵向间距为25~35 m,雾灯高度为120~130 cm,雾灯直径选用168 mm.结果表明,高速公路路侧雾灯控制与设置技术,为雾灯工程提供了定量计算方法,有助于提高雾灯工程的科学性与系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