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5篇
综合类   2篇
水路运输   2篇
铁路运输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高功率密度柴油机智能冷却系统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高功率密度柴油机智能冷却系统进行了简介,概述了国内外发展现状,总结了我国在高功率密度柴油机智能冷却系统研究方面与国外的差距,提出了我国高功率密度柴油机智能冷却系统设计的总体方案、CFD仿真方法、控制策略及智能控制系统软硬件的构成,并对今后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高墩结构的两类稳定问题,在考虑了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的基础上,结合仙神河斜拉桥的工程实例,利用大型通用有限元程序ANSYS,选取各种单元建立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了该部分斜拉桥在最高裸墩状态和最大悬臂状态下的稳定性。通过计算分析可知,高墩结构的非线性影响很大,考虑非线性影响的稳定分析对于指导工程实践具有更好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135单缸柴油机上对比了传统燃烧模式和HCCI燃烧模式的负荷特性,优化了HCCI燃烧模式的喷油始点,分析了内部EGR率及增压压力对HCCI燃烧负荷范围及排放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对于负气门重叠期喷油的HCCI燃烧模式,1 500r/min下,最佳喷油始点为370°BTDC,气门重叠期为-30°时既保证了较低的NOx排放,又可以获得较佳的负荷范围;提高增压压力不仅可以拓展HCCI燃烧的负荷上限,对负荷下限的燃烧稳定性也有利;将增压压力提高到0.18MPa时,负荷上限从传统燃烧的0.594MPa上升到0.723MPa,但负荷下限较传统燃烧模式要高,CO排放、烟度和燃油经济性都较差。  相似文献   
4.
人工神经网络与遗传算法在发动机性能优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BP神经网络的自学习以及非线性逼近能力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因素和性能进行拟合和预测,再 用遗传算法强大的全局寻优能力对影响因素进行优化,最终得到满足发动机燃油经济性的最佳动力性组合。二者 的有机结合,为发动机性能优化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检测方法长期稳定性差、不能实现分布式测量、信号不能远距离传输等缺点,基于光线光栅的优点,以及预应力钢绞线的特殊结构和复杂工作情况,提出基于光纤光栅的预应力结构锚端传感测试方案,对光纤光栅预应力传感器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重复性好,测量精度高,可以满足预应力锚端监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双碳战略”与国际海事组织“温室气体减排战略”的大背景下,国际航运业面临着绿色转型的紧迫压力与巨大挑战,但与此同时,也迎来了技术革新的潜在机遇。以国际航运业的主要排放来源为出发点,重点分析船舶动力乃至整个行业的污染物与温室气体排放现状及未来趋势,并以此为基础,从行业旁观者的角度重新审视当前国际航运业及区域性法规对“治污”与“减碳”的不平衡关系,提出“减碳不等同于治污”的个人观点。另外,着眼于当下激烈争论的减碳路径,从自船舶动力运行可靠性与能源可获得性角度出发,解释“双燃料”动力的存在意义及向“单一(低碳零碳)燃料”转变的必然前提,也从中引申出“全生命周期”概念才是形成未来降碳技术路径多样性的根本原因,并基于此提出“可普遍获取的低成本绿色燃料才是未来技术所向”的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7.
在综合国内外植物护坡研究的基础上,对边坡稳定性作用机理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一是从水文效应和力学效应两个方面,对根系固土护坡机理进行了详细介绍,并着重从根-土相互作用、根增强理论模型等方面论述了植物根系固土护坡的力学效应;二是在根增强的理论方面,从根的拔出和根的拔断两个方面分析了根的增强作用;三是从加筋理论和锚固理论两个方面介绍了根系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并针对目前的研究现状,提出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植物根系固土护坡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辛佳磊  邵澍晖  桂勇 《船舶工程》2022,(S1):312-319
针对船用低速柴油机废气余热的回收,提出了利用中间热水间接换热的回热式有机朗肯循环(ORC)系统,采用DWSIM软件对ORC系统进行了模拟,研究了蒸发压力、有机工质R245fa流量和中间热水流量对系统热力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系统的经济性。结果表明:在设计工况下,系统净输出功为373.02 kW,系统效率为12.1%,?效率为36.7%,?损失主要发生在蒸发器、膨胀机和冷凝器中。增加蒸发压力和R245fa流量均能提高净输出功,但ORC系统效率随R245fa流量的增加而减小。中间热水流量的变化对ORC系统影响较小,减小中间热水流量能小幅提升净输出功和效率。系统总投资成本为2.4×106$,设计发电成本和折旧回报期分别为0.15$/(kW·h)和5.8年。ORC系统可以通过维持较高的蒸发压力和R245fa流量以及减小中间热水流量来取得较好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两跨钢-混组合梁的非线性分析模型,利用该模型,对钢-混连续梁的极限荷载和挠度进行了仿真计算,将计算结果与采集的试验数据对比,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在连续组合梁塑性极限分析的基础上,推导了两跨连续组合梁极限状态所需的调幅系数,并探讨了结构所能提供的调幅能力以及调幅系数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10.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