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篇
综合类   23篇
铁路运输   1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21.
30CrMnSiA钢退火组织在慢速(0.5℃/min)加热过程中,在铁素体/渗炭体界面上形成的奥氏体可以沿其界面生长呈条状向珠光体侧生长、呈长轴状或向铁素体侧长成针状;而在铁素体晶粒内首次发现形成的奥氏体将呈针状、平行四边形状或正六边形状,并且在其上可出现与之平行或具有一定夹角的奥氏体针。对奥氏体形成的几种不同形态提出了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22.
本文通过应用"少量多元"的合金化原则,在设计并获得了经Nb、V、Ti等元素微合金化的低碳钢的基础上,采用金相分析试验手段,研究了奥氏体化时加热温度对其晶粒尺寸长大的影响规律,并对其变化规律进行了相关的分析。  相似文献   
23.
通过对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城镇发展表现出动力不足的环节进行分析研究,提出相应的措施,来合理构筑和不断优化城镇发展的动力系统,增强城镇自身发展潜力,加速城市化进程,实现城乡一体化.  相似文献   
24.
研究了膏剂法渗铝中渗剂的配比,渗铝时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以及粘结剂的类型对Q235钢表面渗铝层的组织和抗高温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膏剂法渗铝时,随渗剂配比中铝粉含量的增加,渗铝层度增加;但当铝粉含量达到35%时,表面粘铝现象较严重。因此铝粉的含量最好是在20%-30%范围内,而且渗铝时加热温度越高,保温时间越长,渗铝层度越深。粘结剂的酸碱性也对试样表面渗铝层的深度有影响。采用的粘结最好为中性的聚乙烯醇,不论是何种渗剂配比,渗铝后其试样的抗氧化能力均比未处理的高,并且渗剂配比中铝粉含量越高,其抗氧化能力就越高。  相似文献   
25.
研究了两种Al-27Zn合金经425℃ x 8h固溶及125℃时效处理后组织结构、硬度 和耐磨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经时效处理后合金的组织形态为:Al基体上均匀分布着 少量未溶树枝状晶组织以及大量细小弥散富锌的η相;合金的硬度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先 升后降,合金元素Cu、Mg的加入提高Al-27Zn的硬度;两种合金均具有良好的耐磨 性,但合金元素Cu、Mg的加入降低了耐磨性;探讨了磨损机制及材料组织、硬度对合金 耐磨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6.
27.
在设计出高接触应力往复磨损试验条件的基础上,采用金相组织分析、物相分析、表面硬度及梯度测定、耐磨性测定和磨损后表面形貌观察等手段研究了爆炸硬化处理后110Mn13高碳高锰钢的组织和高接触应力下的初期耐磨性能.结果表明:经爆炸硬化处理后的高锰钢,表层组织仍为奥氏体组织.但其表层具有一定厚度的变形层,表面硬度由爆炸硬化处理...  相似文献   
28.
耐磨高锰钢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耐磨高锰钢发展的基本状况以及关于改善高锰钢耐磨性研究的新进展,并在此基础上重点讨论了耐磨高锰钢沉淀强化热处理的原理、目的及工艺和时效处理对耐磨高锰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29.
利用扫描电镜表面形貌分析以及硬度测试和阳极极化曲线分析等方法,研究了4Cr14Ni14W2Mo奥氏体气阀钢经不同温度高温氧化处理后表面形貌及硬度和耐蚀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4Cr14Ni14W2Mo钢经高温氧化处理后试样表面形成一层氧化物颗粒大小相当的氧化膜。与原始试样相比,经350℃和450℃氧化处理后试样表面的硬度将有所增加,并且随着氧化温度的继续增加,试样表面的硬度将下降;而经过高温氧化处理后耐蚀性能将降低。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