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5篇
  免费   4篇
公路运输   130篇
综合类   115篇
水路运输   116篇
铁路运输   54篇
综合运输   2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31.
雷达装备的综合功能越来越强,其系统也越来越复杂,战术技术性能指标也越来越多,通过建立在雷达战技性能指标基础上的综合评价方法,对几种典型舰载雷达进行了效能分析与比较。  相似文献   
432.
随着交通系统自组织运行与自主化服务能力的快速发展,自主式交通系统(Autonomous Transportation Systems, ATS)成为智能交通系统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构建ATS体系架构是规划与建设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统的基础。面向典型交通场景,首先要分析交通系统的用户需求,本文重点解决基于ATS需求体系的典型交通场景用户需求分析问题,具体研究场景关键词与需求文本库的匹配方法。针对ATS的场景需求分析问题,首先提出基于分层的场景描述方法,对不同抽象层次的交通场景进行分层分解,并根据活动理论解析各抽象层次场景的属性要素。其次,根据属性要素特点提出基于短文本匹配的双层匹配模型,在双层模型中应用了TF-IDF和LSI两种相似度匹配算法。最后,在一体化出行服务典型场景中进行方法应用与对比,判断匹配模型和算法的实际效果。结果表明,采用TF-IDF和LSI算法协同作用的双层匹配模型取得了较好的匹配效果,匹配度指标达85%,并进一步通过灵敏度分析验证了双层匹配方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433.
以上海市轨道交通6号线滨州路站—成山路站土压平衡式盾构隧道为实例,利用岩土工程专用软件FLAC3D进行了盾构法隧道开挖中盾构正面、侧面和下部土体中土压力的计算机模拟计算;详细计算了在盾构逐步推进过程中土压力的动态变化情况。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比较吻合,表明建模过程和计算方法是正确合理的。  相似文献   
434.
港口经营人法律地位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国际公约以及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对港口经营人概念的相关规定出发,通过对港口经营人法律地位的几种观点的分析,阐述了在我国法律中,港口经营人具有独立合同人法律地位的观点。厘清港口经营人的法律地位,对于切实保护海上运输及港口经营相关当事人利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35.
正日前,新西兰参照IMO MEPC(207)62防污底指南(该指南推荐很多防污底管理良好做法)制定了针对所有进入其领海(NZT)船舶,防外来生物入侵的船舶风险管理标准(Craft Risk Management Standard,简称CRMS),并公布一系列防海生物入侵相关要求,将于2018年5月强制生效。根据规定,要求抵新西兰的船舶船壳包括水下其他构件(niche area s)必须干净(Hull clean)。"干净"指船壳涂层表面除有一层有机物粘液外无其他明显的海生物污染,即船舶抵港仅容许有轻微污底。  相似文献   
436.
设计一款重型越野汽车驾驶室内温度控制系统,介绍该控制系统的结构及电路设计方案,并经实车验证完全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37.
通过对地质信息、施工信息和监测信息的获取与分析,以风险评估理论为基础,以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为手段,对地铁施工的风险进行综合预测预报,并及时反馈。  相似文献   
438.
为研究传感器与沥青路面结构的协同工作性能,揭示传感器的感知效能及与混合料协同工作的性能演化规律,通过对融合内置传感器的沥青混合料试件,开展多重模式下的力学响应试验,分析不同加载模式和环境工况下的应变响应规律特征;采用ABAQUS软件,建立融合内置传感器的梁试件有限元模型,通过数值模拟与计算,并结合四点弯曲疲劳试验,对内置传感器与沥青混合料协同工作下的交互影响行为和耐久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逐级加载和动载作用下,传感器表现出良好的感知时效性;实测应变响应受混合料黏弹性质影响存在明显的滞后效应,加载频率f愈大,滞后效应产生的不利影响愈明显;当信息采集频率f为加载频率f的120倍时,数据采集效果最佳;应变传感器在温度变化、水-热耦合及不同速率等工况下能保持稳定的应变感知功能,实测应变响应曲线符合沥青路面结构的力学行为特征;与传感器法兰相接触的混合料和传感器自身测力杆处存在明显的应力集中现象,导致梁试件发生疲劳开裂而降低混合料的疲劳寿命;荷载反复作用下,裂缝的形成和拓展及传感器与基体材料发生滑移,造成实测应变难以反映混合料的真实形变,且感知功能呈现协同工作、感知失...  相似文献   
439.
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基于智能算法的快速、无损化隧道开挖面岩体特征识别方法,为在建或在役隧道地质灾害事故下的开挖面结构面调查提供了新思路。在开挖面三维全景图像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维SLIC超像素分割改进算法,将三维Mesh图像的基本元素——三角面(Triangle)按照颜色、空间坐标、法向量等指标进行聚类分组,以获取开挖面三维超像素;提出了基于角度差异性的结构面提取算法,对超像素进行逐一筛选,获取开挖面节理裂隙识别结果;基于此,进一步提出了基于无监督聚类学习的多级聚类围岩结构特征融合算法,将围岩节理裂隙识别结果进行聚类,获取开挖面的优势结构面组和大型跨里程结构面组;最后,结合浙江虎溪台隧道的21组开挖面三维图像数据对所提出算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算法的识别结果与地勘资料中2个主要结构面方向的倾向误差不超过14.8°,倾角误差不超过17.8°,验证了所提出算法有效性,该方法能较为准确地反映隧道围岩的结构面信息,并为隧道开挖面的结构面三维信息识别与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