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2篇
  免费   15篇
公路运输   216篇
综合类   172篇
水路运输   123篇
铁路运输   134篇
综合运输   3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61.
道路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路面状况的鉴定与评价直接关系到公路的养护决策,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本研究将蚁群聚类算法应用于路面识别领域,提出一种基于蚁群聚类优化的路面识别分析方法,将此方法运用于路面识别系统.该系统由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和蚁群聚类优化3个模块组成,其中蚁群聚类主要提取了纵轴方向的3个特征属性,通过不断更新聚类中心产生的信息素矩阵,并通过分类器进行路面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蚁群聚类优化具有全局收敛以及启发式学习等优点,运算效率高,路面识别准确率达到95.3%,验证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62.
关丰华 《中国水运》2014,(6):272-273
随着我国道路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道路路基的检测技术也随之不断的进步。其中PFWD(即手持式落锤弯沉仪)测试法具有精度高,体积小,易携带,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等诸多优点,在现阶段的路基检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文中借助某高速公路工程实际,对PFWD检测技术进行了相关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3.
郭庆华 《交通标准化》2014,(9):43-44,47
结合实例,借助室内试验,对路基处治土回弹模量进行预估,从水泥含量、压实度和龄期三个方面分析水泥砂对路基处治土回弹模量的影响,可为工程建设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64.
分别采用吸水量试验和内部Cl-含量测试来研究表面硅烷浸渍后混凝土复合体系的海洋服役行为;基于相似性原理,采用室内加速试验模拟海洋环境的盐雾区、干湿区和海水区.试验结果表明:与未实施硅烷浸渍的空白试件相比,各环境下硅烷浸渍复合体系均大大降低混凝土吸水量和混凝土内部Cl-含量,且环境越恶劣,其效果越明显;但硅烷浸渍混凝土复合体系的氯离子含量与吸水量大小与基层混凝土水灰比的关系是非线性关系,这表明硅烷与基层混凝土具有一定的匹配性;若对试件进行多道硅烷涂刷时,硅烷防护效果更取决于第1道的涂刷质量;此外微区环境对硅烷浸渍混凝土复合体系的影响能力不一,干湿区最大,海水区次之,盐雾区最小.  相似文献   
265.
关大壮 《北方交通》2012,(2):105-107
结合常规桥面系结构施工经常出现的质量等问题,对其管理、工艺控制、监理要点进行归纳分析。  相似文献   
266.
根据拟静力离心试验原理,以沙堆作为散粒体斜坡的概化模型,开展粒径分别为0.5~1.0mm、8.0~10.0mm2种均匀沙和粒径范围为0.25~10.0mm、非均匀系数为3.1的非均匀沙沙堆模型离心试验.试验分别在Ⅴ度、Ⅵ度和Ⅶ度3种不同地震烈度条件下进行,出现了不同的崩塌现象.试验结果表明:粒径为0.5~1.0mm的均匀沙在3种烈度地震作用下的崩塌规模均服从准周期分布;8.0~10.0mm的均匀沙和非均匀系数3.1的非均匀沙在Ⅴ度地震烈度作用下的崩塌规模服从负幂律分布,呈现自组织临界性特征,而在Ⅵ度、Ⅶ地震烈度作用下的崩塌规模服从正态分布.根据试验结果给出了崩塌规律为负幂律分布和正态分布的分布函数.  相似文献   
267.
黄土路堤边坡在自然条件作用下容易发生冲蚀、溜坍等路基病害,影响路基边坡稳定,需采取防护措施进行处理.目前,骨架植物护坡是边坡防护主要采取的措施之一,其实现了工程防护与植被防护的有效结合,具有良好的防护使用功能,并且达到了美化环境的目的,值得在公路边坡防护领域内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68.
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公路设计、施工和营运阶段对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的各种负面影响,提出相应的防护和治理措施,并着重论述3S技术在公路环保中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269.
关宝树 《隧道建设》2016,36(11):1283-1294
隧道情报化施工是指在施工中根据能够充分表现隧道开挖后围岩和支护构件动态的“动态情报”来进一步掌握围岩的特性以修正设计和施工。1)指出实现情报化施工的前提是“情报”,需要的情报包括能够判定掌子面是否稳定、掌子面前方围岩是否发生变化、已支护地段变形是否收敛、围岩分级是否合适等。强调隧道情报化施工的情报“量”是基础,“质”是关键。以位移量测为例,介绍施工中需要获取什么样的情报; 以日本矿山法数据库(DB)为例说明情报“量”的重要性及其应用。指出我国的施工现状是积累情报“量”较大,但“质”不足,要在情报的“质”上下功夫,能够进行系统地总结和分析,为情报化施工建立数据库。2)从掌子面前方围岩的探查、掌子面观察、量测和试验等方面介绍获取情报的主要方法和目的。分别以日本北海道公路隧道和筑紫隧道为例,重点介绍了超前钻孔在掌子面前方和洞口段开挖前地质探查中的应用。3)介绍我国、日本和美国掌子面观察的内容和方法,指出我国的观察大部分获得定性的情报和少量定量情报,而日本和美国的观察是可以数值化的,我们在这方面尚需努力。介绍对已施工区间进行检查和观察的项目,以喷混凝土为例介绍观察结果的利用方法,反馈指导施工,统计建立管理基准。4)最后强调在不同围岩级别中,获取情报的方法是不同的,量测不是唯一的,也不是万能的。在块状、岩质围岩中,应把观察放在重要位置;在软弱围岩中,量测、观察以及掌子面前方围岩预测等方法应同时并举,循环验证。  相似文献   
270.
关宝树 《隧道建设》2016,36(4):373-378
首先介绍以欧洲为代表的锚喷支护结构体系的应用现状。然后比较详细地介绍挪威、美国、日本和法国喷混凝土永久支护的应用、研究情况及具体做法。认为,在国外以锚喷支护为主体的支护结构体系和以复合式衬砌为主体的支护结构体系,目前是并存的;对我国来说2种支护结构体系也应该是并存的。在围岩条件良好的情况下,应大力推进以锚喷支护为主体的支护结构体系;在围岩条件较差的场合,则应以复合式衬砌支护结构体系为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