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13篇
综合类   9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加筋土挡墙变形控制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加筋土挡墙变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初步估算方法,探讨了其控制其本方法,并用于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煤直接液化残渣(DCLR)改性沥青的流变力学性质并评价其改性效果,采用动态剪切流变仪对90#基质沥青(改性前)和DCLR改性沥青(改性后)进行温度频率扫描试验、多重应力蠕变恢复(MSCR)试验和不同应力水平下的时间扫描试验,分别评价其强度、抵抗永久变形的能力和抵抗疲劳开裂的能力。结果表明:DCLR改性沥青在低频范围(10-3~103 rad·s-1)内的动态剪切模量大于90#基质沥青,在高频范围(103~106 rad·s-1)内的动态剪切模量略小于90#基质沥青,整体上DCLR改性沥青的强度高于90#基质沥青,且在同一频率范围内其动态剪切模量变化幅度变小,说明改性后其温度敏感性降低;通过对比DCLR改性沥青和90#基质沥青在不同温度下的未恢复蠕变柔量和恢复率,发现同一温度下DCLR改性沥青的未恢复蠕变柔量均低于90#基质沥青,恢复率均高于90#基质沥青,说明DCLR改性沥青抵抗永久变形的能力和变形恢复的能力相较于90#基质沥青有显著提高;通过对比分析这2种沥青在不同应力水平下的疲劳寿命,发现DCLR改性沥青的疲劳寿命显著高于90#基质沥青,证明其抵抗疲劳开裂的能力相较于90#基质沥青更好,这2种沥青的疲劳寿命随应力水平的变化规律均能采用幂函数进行拟合,且拟合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基于道路使用功能的桥头引道沉降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桥头引道沉降控制标准的问题是解决桥头跳车的一个重要问题,但目前国内外还没有一个理论上较为合理的标准。本文从道路使用功能的角度,建立四自由度的人体 汽车 路面的振动模型,通过输入路面纵坡坡差推求司乘人员受到的振动加速度,并结合ISO2631的相关规定,分析桥台与桥头引道沉降坡差对行车舒适度的影响,建立基于道路使用功能的桥头引道差异沉降标准。  相似文献   
14.
为了避免在高填方桥台台背回填路基产生桥头跳车的病害,提出了土工格栅处理设计方案,并在施工过程中,对填土压实度、路基弯沉、土压力和台背路基顶面沉降等技术指标进行了跟踪检测,其处理效果良好,说明了土工合成材料处理桥头过渡段路基是一种减小差异沉降的有效手段.其土压力检测结果表明了土工合成材料处理桥头过渡段路基能够对台背填土产生向上的托举力,而且其托举力的规律是离桥台越近,托举力越大;同时也说明了现有的设计方法在路基中部高度土工格栅应当适当加密.  相似文献   
15.
再生水泥混凝土研究综述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将旧水泥混凝土回收利用为再生集料,不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而且还节省工程造价。将之用于路面基层,从强度和耐久性等方面看,是切实可行的。在回顾与总结国内外再生水泥混凝土集料(RCA-Recycled Concrete Aggregate)的研究进展基础上,归纳了当前RCA的主要研究成果,并提出目前应用与研究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柔性基层能有效缓解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反射裂缝问题,改善路用性能,延长使用寿命.文中计算了沥青稳定柔性基层适宜的厚度,研究了采用旋转压实仪进行试件成型,按照莫尔强度理论设计沥青稳定碎石柔性基层LSM-30的方法,并对施工中的压实度随碾压温度及碾压方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得出了适用于大粒径沥青稳定碎石柔性基层的碾压工艺.  相似文献   
17.
目前沥青路面使用一定年限后普遍出现一些问题 ,解决的途径只有从结构、材料、工艺 3方面考虑 .笔者在调查大量相关资料的基础上 ,通过分析国内外已有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组成及使用状况 ,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面层、基层和底基层材料选择和合适厚度进行了分析研究 ,为我国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设计提供一些建议 .  相似文献   
18.
公路边坡支护方案优化设计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根据重要性系数提出了安全度的概念 ,初步探讨了工程与环境条件的相互作用关系 ,较为详细地讨论了根据场地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环境条件进行边坡支护方案优化设计的方法 ,并系统地介绍了修正的 RMR法。  相似文献   
19.
在对桥头跳车病害成因分析的基础上 ,对当前各种桥头跳车的预防措施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并对桥头跳车的养护判定标准和养护目标限值进行了讨论 ,对桥头跳车的养护方法提出了建议 .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高温多雨地区破碎砾石制备沥青混合料的可行性及其路用性能,首先通过马歇尔设计方法确定混合料级配及最佳沥青用量。针对混合料的水稳定性,通过掺加抗剥落剂改善破碎砾石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采用水煮法试验比较0.2%,0.4%,0.6%这3个抗剥落剂掺量下集料和沥青黏附等级的提升效果,最终选定的抗剥落剂掺量为0.2%。在0.2%抗剥落剂掺量下,混合料水稳定性明显提升,并达到设计要求,但抗车辙性能提升不大。在0.2%抗剥落剂掺量的基础上,通过国内车辙试验比较0.2%,0.4%,0.6%抗车辙剂掺量下混合料抗车辙性能的改善效果,通过比较3种抗车辙剂掺量下混合料动稳定度指标并结合类似地区工程项目的经验,最终确定的抗车辙剂掺量为0.4%,此时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水稳定性能皆能符合设计要求。通过多次冻融循环试验以及长期浸水马歇尔试验检验掺加0.2%抗剥落剂+0.4%抗车辙剂后混合料在更苛刻条件下的水稳定性能,通过汉堡车辙试验检验加入0.2%抗剥落剂+0.4%抗车辙剂后混合料的浸水抗车辙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当掺加0.2%抗剥落剂+0.4%抗车辙剂后,破碎砾石沥青混合料具有优良的水稳定性和抗车辙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