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2篇
综合类   9篇
铁路运输   31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31.
为了研究软土地区高速铁路CFG(cement flyash gravel)桩复合地基工后沉降,以武广客专试验段为例,基于有限元理论,借助ABAQUS软件,对多个影响CFG桩复合地基工后沉降的因素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各因素对其沉降的影响程度和规律,确定控制沉降量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增大桩的弹性模量或桩径,桩土应力比均增大;增大垫层厚度,桩土应力比减小;采用钢筋混凝土管桩和CFG桩组合时,在CFG桩桩顶的最大沉降为2.01 mm,与全为管桩的情况相比,不均匀沉降减小了46.5%.   相似文献   
32.
深埋隧道岩溶突水灾害的地质条件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研究目的:明确岩溶山区深埋隧道施工突水灾害形成的地质条件,给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报工作提供技术基础。研究方法:在现场调研的基础上,对宜万铁路岩溶地区的隧道工程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研究结果:得出了深埋隧道施工过程中揭露的深部岩溶地质特征,岩溶洞穴、管道的形成与地层岩性、岩层构造、褶皱形态、岩层产状、断层特征等岩性构造因素的相关性,以及岩溶地貌和地下水条件与隧道突水灾害的关系。研究结论:岩溶突水地质灾害可能发生的工程位置与岩性分异界面、岩层接触界面、褶皱核部转折端、断层等地质因素有密切关系,这些部位是大型岩溶洞穴可能出现的位置,因此隧道线路上这些地质位置也是岩溶突水灾害形成的可能部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岩溶山区隧道施工过程中岩溶灾害危险地段的判定原则。  相似文献   
33.
新建通辽至新民北客专TLSG-3标路基工程以水泥改良风积沙作为填料,在路堤填筑过程中,路堤表层出现大量横向裂缝。为探究裂缝发生的机理并提出处置措施,在现场填筑一段试验路堤,该试验路堤总长150 m,分为5个路段,采用不同水泥、黏土掺量的风积沙改良土作为填料。通过现场试验与湿度、温度、应变监测,分析气温影响作用下不同配比风积沙改良土路堤的湿度、温度和应变变化规律。风积沙改良土路堤土体含水量总体上随着气温降低而减小,随后又随气温升高而增大,但变化幅度均不大。路堤表层土体温度受气温变化影响明显,总体上随气温变化而变化,但是具有明显的滞后性,路堤深部土体温度受气温影响相对较小。段路堤土体应变主要受土体温度变化控制,路堤表层土体应变变化较大,随土体温度下降先发生压缩变形,随后随土体温度升高,压缩变形逐渐减少,进而转为拉伸变形,路堤深部土体应变变化不大,因此路堤表层土体因温度降低发生的冷缩变形是实际工程施工时路堤浅层裂缝的主要原因;5个试验路段中,以掺5%水泥+5%黏土的改良风积沙为填料的路堤应变变化幅度最小,因此,从控制路堤土体变形的角度来看,掺5%水泥+5%黏土的改良风积沙配比要优于其他配比。  相似文献   
34.
研究目的:岩体中的结构面分布十分复杂,传统的分析方法是基于随机假设而进行,却无法分析它们组合分布的特点。本文目的就是通过对结构面混沌特征量研究,揭示出隧道围岩中结构面分布存在一定的混沌特征,从而提出一种新的结构面分布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建立结构面间距、倾向和倾角序列,分别计算3个序列混沌特征量,根据其结算结果判断结构面序列为混沌序列:除定量计算结果外,还可以用功率谱图中的负幂现象、PCA图中的斜率等判断结构面序列具有混沌特征。根据嵌入维和空间延迟对结构面进行相空间重构。研究结果:kolmogorov熵大于0,Lyapunov指数趋于0,关联维为大于3的实数,功率谱图中在低谱部分出现负幂,PCA图具有一定的斜率。嵌入维和空间延迟的计算结果表明结构面可以张成多维空间,嵌入维可取15~19,空间延迟宜取2~6,相空间重构反映了空间分布的折叠和扭曲。研究结论:结构面在空间分布具有混沌特征,且位于混沌边缘。结构面的关联维数与分形维一样也反映了岩体中结构面的分布状态,间距序列的关联维数越大,说明结构面越多,分布越复杂,岩体越破碎。同样产状序列的关联维数越大,说明结构面产状变化越大,优势面方向越多。  相似文献   
35.
路基沉降的泊松模型预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路基沉降的特点 ,即初始沉降的存在 ,使曲线不通过原点 ,而泊松曲线能很好地体现这一特点。建立路基沉降的泊松曲线预测模型 ,通过实例验证 ,证实该方法的合理性 ,并得出有一定参考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36.
旅客列车垃圾理化及污染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旅客列车垃圾的理化特性进行调查研究,提出旅客列车垃圾的规范取样方法,测定垃圾的组成,分析垃圾中C、H、O、N、S的含量,测定垃圾的水分,可燃成分及灰分含量的三组分构成及发热量,为探索旅客列车拉圾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途径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7.
路基沉降的灰色理论预测及其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运用灰色理论,对铁路高填方路基的沉降进行预测,建立了GM(1,1)预测模型.以相同观测时段的GM(1,1)模型为原型,考虑荷载变化,针对地基土体均匀的情况,提出了GM(1,1)修正模型,通过具体实例,对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分析,分析表明,用修正模型预估下一级加载后的沉降,选取适当的沉降变化比进行计算,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误差小于6%,方法简单可靠,对类似高填方路基工程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8.
天山特长铁路隧道的环境影响与控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特长隧道由于开挖工程量巨大、施工周期长 ,引起的山体地下水资源损失量大等特点 ,形成了对工程区地质环境状况的较大改变。以即将建设的精伊霍铁路天山特长隧道为例 ,研究天山特长隧道施工期的隧道弃碴、污染物排放、山体水资源损失对地表环境影响等较为突出的环境问题 ,探讨特长隧道施工期环境影响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39.
在青藏铁路五道梁低温冻土区进行了片石护道路基新结构和土护道路基结构的实体工程试验,以确定路基修筑对温度场的影响.对测试断面冻融循环的地温监测资料的分析表明,2004年片石路基左右路肩孔冻土上限处,年平均地温分别低于土护道路基相应位置0.12℃和0.14℃.2005年片石路基左右路肩孔分别低于土护道路基相应位置O.65℃和0.03℃,冻土上限以下地温均呈逐年下降趋势.片石护道和土护道路基冻土上限均存在不对称性,但随着时间发展,片石护道路基最大融化深度位置基本接近或超过天然地面,且冷生过程还在继续.该区域的片石护道路基新结构能够有效发挥降低地温、主动保护多年冻土的作用.  相似文献   
40.
道路工程施工期水土流失预测方法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阐述了道路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水土流失评价的重要性 ,按照边坡形成过程的不同将人工边坡分为堆填边坡、挖损边坡和压实边坡 ,分别分析了三类边坡的水土流失形式 ,在野外监测、降雨试验及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探讨了各类边坡的水土流失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