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5篇
公路运输   79篇
综合类   10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为了评价振杆密实法加固粉土地基的效果,对宿(迁)新(沂)高速公路粉土地基采用十字形振杆密实技术进行处理,通过加固前后室内试验和原位测试分析了侧向土压力系数和超固结比等参数的变化;研究了路堤填筑期工作性状,分别基于CPTu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得到的压缩模量计算加固后上覆荷载下沉降,并与采用双曲线法基于现场实测资料的预测沉降和瑞典振动翼加固沉降进行对比,以证明基于CPTu测试的沉降计算方法的可靠性;比较加固前后相同上覆荷载下地基计算沉降量以分析地基加固前后路堤荷载作用下控制变形能力的差异;比较了加固前后场地土类别的变化。结果表明:试验场地土层加固后静止侧压力系数提高了40%,超固结比提高到1.8~2.3,出现超固结效应;十字形振杆控制粉土地基沉降效果优于瑞典振动翼,基于CPTu测试确定土压缩模量的方法能较好地预测地基沉降,在相同高度填土荷载下,加固后地基沉降比加固前减少约25%;加固后场地指数提高,特征周期减小,场地土类由软弱土提高为中软土,场地类别由Ⅳ类提高为Ⅲ类,在不影响建筑物基础抗震要求的情况下,可大幅降低建设投资。  相似文献   
73.
软土地基上高速公路路基扩建加宽中的关键问题   总被引:40,自引:4,他引:40  
随着交通量的迅速增长,部分建成通车的高速公路又面临着扩建加宽的问题。在软土地基上,高速公路路基的加宽工程要考虑路基的整体稳定和差异沉降问题。因为新路基的建设会引起路基边坡失稳和新老路基的差异沉降,所以软土地基上高速公路路基加宽的关键问题就是如何减小新老路基之间的差异沉降,并保证新老路基之间的有效连接。本文就此问题进行回顾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4.
随着土工合成材料在公路工程建设中日益广泛的应用,土工合成材料的测试技术在设计和施工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总结公路土工合成材料测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抗拉强度的判定、拉伸速率、取样方法及夹持部位对拉伸试验结果以及剪切速度和试验方法对界面摩擦试验结果的影响,指出渗透试验中法向加载与试样厚度确定方法之间的矛盾,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5.
本文基于土钉有较高的抗拉、抗剪强度,在土体内起着骨架和箍紧的作用,弥补土体抗拉抗剪强度低的弱点,有效提高土体整体刚度,使土体自身结构强度得到充分发挥,通过土体与土钉的相互作用得以实现的想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处理土钉与周围土体的相互作用的有限元方法,模型中的土体单元和土钉单元由于节点自由度的不同,采用自由度的相互约束形成的约束方程来进行数值模拟,使土体的线自由度和土钉的转动自由度协调起来,定量模拟出土钉在土中发挥转动刚度来加固周围土的作用,从而分析得出不同位置处土体的加固程度,土钉支护主要用来减少土体横向位移,防止边坡向开挖面坍塌的公论是一致的,这种方法对探索土钉支护的复杂受力机理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6.
成层地基土体固结系数反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工程中对成层土地基进行固结分析时,一般对地基的固结系数进行加权平均,简化为简单的单一土层进行计算。而对连徐高速公路沉降观测资料整理的时候,发现土层的固结时间比简化计算的时间少了很多。本文通过成层土地基固结系数不同简化方法进行比较,得到与理论计算相近似的固结系数的简化计算方法,然后根据Asaoka方法对成层土地基的固结系数进行反演,得到了对工程计算和分析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77.
加筋土支挡结构侧向位移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侧向位移是影响加筋土支挡结构应力状态的重要因素。本文采用有限单元分析的数学方法,应用弹性非线性邓肯—张模型,对一加筋土支挡结构的侧向位移进行了分析,并在计算过程模拟了逐层施工,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的分布形态基本一致。进一步研究表明,筋材的刚度、间距、加筋体的形状以及局部超载的作用对加筋支挡结构的侧向侧位移有显著的影响,在加筋土工程设计时应把筋材刚度、间距、加筋体的形状以及局部荷载的作用作为主要因素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78.
在单桩沉降计算理论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杆系结构有限单元法与近似解析解相耦合的混合法,并编制计算程序SPSA2。采用双曲线模型,考虑桩身与桩周边界上的剪切滑移非线性,采用指数函数,模拟桩周介质的非均质性。提出LDBPs有效桩长的概念,系统分析有效桩长与桩顶容许变形的关系。  相似文献   
79.
大直径钉形双向水泥土搅拌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直径钉形双向水泥土搅拌桩是一种新的地基处理方法。它针对传统水泥土搅拌桩存在的诸多弊端进行了相应的改进,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简要介绍大直径钉形双向水泥土搅拌桩在申嘉湖杭高速公路练杭段的应用情况,并对其施工机械和施工工艺进行说明;通过试验检测数据和相关分析,分别从施工工艺、承载力、沉降变形及经济效益等方面,说明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80.
在搅拌桩复合地基设计时,搅拌桩承载力设计一般按照《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91)中的经验公式计算。由于双向搅拌桩采用了全新的施工工艺,其成桩质量较好,承载力较传统搅拌桩有一定的提高,应用规范公式估算的承载力值偏于保守。通过某高速公路施工场地的CPTU(孔压静力触探)试验指标和双搅桩单桩荷载试验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用CPTU指标估算双搅桩单桩承载力的经验公式,并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该经验公式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