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篇
  免费   10篇
公路运输   139篇
综合类   98篇
水路运输   63篇
铁路运输   44篇
综合运输   1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351.
本文介绍了目前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提出了今后国有企业内部试行会计主管人员委派制的办法.  相似文献   
352.
邹艳 《都市快轨交通》2013,26(4):52--54
通过对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常用构架方式的对比,阐释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采用以环调、电调为核心的方案的合理性;通过对试运行期间的雪崩功能测试结果的分析,得出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没有必要设置雪崩功能的结论。  相似文献   
353.
通过对西安地铁沿线的皂河一级阶地、黄土梁洼地、渭河一级阶地和渭河三级阶地等4个典型地貌单元的土壤进行地温观测研究,得到冬季不同地貌单元地层的恒温层位置和冬季地层地温的分布规律.观测结果表明:皂河一级阶地的恒温层在地表以下6m,恒温层温度为16℃;黄土梁洼地恒温层在地表以下7.5m,恒温层温度为17℃;渭河一级阶地恒温层...  相似文献   
354.
为了研究碳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对节理岩体的加固效果、加固机理及最优碳纤维掺量值,在超细水泥、粉煤灰、矿粉、硅灰等修复材料中,考虑0、0.25%、0.50%、0.75%、1.00%这5种不同的碳纤维掺量,对加固前、后节理岩样分别进行了直剪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加固前、后节理岩样的剪切力-剪切位移曲线变化特征明显,由无峰值强度曲线转变为有峰值强度曲线,并出现明显的应变软化阶段和残余强度阶段;碳纤维掺量(质量分数)从0增加到1.00%时,节理岩样的峰值抗剪强度、残余抗剪强度在5种法向应力下分别提高13.0%~54.1%和0.61%~44.7%,剪切刚度增大32.4%~216.8%,黏聚力和摩擦角分别增大127.3%~266.5%和4.3%~20.4%;当碳纤维掺量为0.75%左右时,节理岩样加固后抗剪性能的综合增强效果最为明显;结合节理面形貌特征和加固后剪切破坏面特征分析发现,水泥浆复合材料对节理面具有较好的充填作用和胶结作用;在水泥基材中掺入碳纤维时,一方面类似于“加筋”材料,可在纯水泥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浆体的强度和整体性,限制节理面剪切过程中微裂纹的开展,另一方面碳纤维对受剪浆体提供了较好的“锚固”作用,进一步增加浆体与节理面的粘结性能,使得浆体本身、浆体与节理面之间胶结面的抗剪性能明显增强,从而显著提升加固后节理岩体的综合抗剪性能。  相似文献   
355.
为了研究混凝土搅拌车车架结构在工作中的受力情况,对其进行虚拟试验分析。首先考虑到在实际情况中车架需承受不同的载荷,需在多种工况下对其进行结构分析;根据求解出的应力及变形云图等对结构不合理处进行优化设计;再按照相同边界条件对优化后的结构进行结构静力学分析,最后通过分析结果验证其结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56.
针对现有数解法研究主要适用于单周期控制方式的不足,本文提出一种适于不等双周期的干道双向绿波协调控制数解法,通过重新定义双周期控制方式,打破了双周期交叉口信号周期时长固定为公共信号周期时长1/2的局限,并归纳了双周期交叉口的2种协调类型。本文算法首先通过计算干道的公共信号周期允许变化范围,为各交叉口选择合适的信号周期控制方式;其次,通过分析双周期交叉口的协调特点,推导出适用于双周期交叉口的理想交叉口间距计算公式;然后,通过设定双周期交叉口各相位绿信比的分配比,实现协调方向相位绿信比的分配;最后,以最大调整偏移绿信比之和最小为优化目标确定绿波协调控制方案。算例结果分析表明,与双周期模型法和单周期数解法相比,本文数解法求解方案的干道双向延误时间分别减少16.0%与19.6%,停车次数分别减少15.1%与15.5%,特别是本文数解法的求解方案能使支路车流和行人过街的平均延误时间较单周期数解法分别减少46.0%与50.7%。可见,本文数解法能够获得理想的绿波协调效果,扩大数解法的适用范围,在减少交叉口延误时间方面表现出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357.
358.
为准确高效地分析含裂隙带红黏土边坡在降雨条件下渗流特性,基于荧光示踪法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开展降雨条件下不同裂隙带参数红黏土边坡室内模型试验,实时拍摄降雨过程中含裂隙带红黏土边坡模型水分渗流路径荧光图像,通过识别含荧光强度图像,分析边坡模型中坡表湿润锋、暂态饱和区及体积含水率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降雨历时增长,对比有无裂隙带边坡,湿润锋深度的变化随裂隙带深度和位置等裂隙带参数的不同呈不同的发展趋势,且裂隙带深度和位置的变化对湿润锋深度影响最大;降雨过程中,湿润锋深度与裂隙带深度呈正相关,而含水率变化幅度与裂隙带深度基本呈现负相关;裂隙带参数对暂态饱和区面积形成的影响程度由大至小依次为深度、位置、角度;暂态饱和区主要出现在裂隙底端及边坡表层,裂隙带深度越小,两处的暂态饱和区越容易连通;裂隙带深度增大时,雨水可沿裂隙直接渗入边坡深处,并在裂隙底端形成大面积暂态饱和区,饱和区内基质吸力减小使土体抗剪强度降低,体积含水率增加使得土体重度增加进而引起下滑力增大,将对红黏土边坡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