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5篇
公路运输   43篇
综合类   17篇
水路运输   7篇
铁路运输   17篇
综合运输   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浅埋软弱破碎围岩隧道进洞施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进洞一直是隧道施工的关键环节,而洞口工程的顺利完成是暗洞正常施工的前提。目前,采用超前管棚支护、超前小导管注浆等超前支护方式基本能够保证隧道顺利进洞,但是大部分隧道进洞后在洞口段均会出现初期支护沉降变形较大的现象。山西省高(平)-陵(川)高速公路郭家川2#隧道洞口段围岩极其软弱破碎,在隧道采用超前管棚支护顺利进洞后,为了防止洞口段初期支护再次出现较大的沉降变形,提出在洞口段采用联合支护的方案,即将洞口段初期支护的钢拱架与护拱连接,并加强初期支护钢拱架之间的纵向连接,实践证明此方案是切实有效的。分析对比表明,对于浅埋软弱破碎围岩隧道,联合支护方案能够有效地减小洞口段初期支护的变形量,保证隧道结构的稳定性,从而保证隧道安全、快速进洞。  相似文献   
32.
在役盾构隧道管片衬砌的承载能力劣化模型是隧道结构耐久性评价及科学养护的基础.以建立能考虑工程不确定性的钢筋混凝土管片概率承载能力劣化模型为目标,考虑隧道运营环境的主要侵蚀因子及管片衬砌的压弯受力特性,建立碳化侵蚀与氯离子侵蚀下管片主筋的锈蚀模型;考虑锈蚀管片中钢筋的截面面积损失以及钢筋[混凝土黏结滑移,以钢筋锈蚀率为媒...  相似文献   
33.
为了探究在建公路隧道排水系统结晶堵塞机理,分析隧道排水系统结晶堵塞的发展过程,自主研制了可模拟隧道初支混凝土、地下水渗流过程、隧道排水系统的试验装置系统.通过该系统模拟了富水隧道排水系统渗流结晶过程;通过检测隧道排水管排出溶液的pH值、总碱度、Ca2+浓度以及排水管内的结晶量等,研究了速凝剂掺量、地下水水质对生成结晶体...  相似文献   
34.
对隧道纵向性能的研究近年来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基于盾构隧道纵向变形的两种主要形式,即纵向沉降和纵向上浮,首先分析了纵向下沉和上浮的产生机理,对可能产生下沉和上浮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系统总结,将下沉原因归结为区间隧道与车站间的差异沉降、下卧土层变化、地面加载、施工影响以及临近施工扰动等5个方面,将上浮原因归结于上浮力作用、轴向偏心荷载作用、切口水压、地面卸载、地基回弹作用以及上覆土的反向压缩作用等6个方面.进而分别从影响因素、发生时间、发生部位、变形方式以及约束条件等方面,对纵向沉降和上浮进行了综合比较.  相似文献   
35.
连拱隧道衬砌裂缝的三维监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发生方向、部位、宽度以及形成机理等方面对连拱隧道衬砌裂缝进行了分类,并简要介绍了隧道衬砌裂缝的监测方法以及三维裂缝监测的监测原理.最后,结合一连拱隧道实例介绍了隧道衬砌裂缝的三维监测方法和监测结果.  相似文献   
36.
文章主要介绍了福建省龙(岩)-长(汀)高速公路隘岭隧道下穿赣(州)-龙(岩)铁路古城隧道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并简要阐述了对施工中的公路隧道和运营中的铁路隧道所采取的安全监测措施。  相似文献   
37.
叶飞  张铁柱  王旭亮 《中外公路》2007,27(4):160-164
基于盾构工法本身的特点,将大断面盾构隧道施工中的主要问题归纳为:正面稳定问题、管片上浮问题、刀盘下沉问题以及土体扰动问题等,简要分析了各种问题产生的机理,并将正面稳定问题归结为泥水压力作用、法向挤压效应、竖向摩擦效应以及环向摩擦效应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将土体扰动区分为初次扰动、二次扰动和三次扰动。最后,针对特大断面盾构隧道施工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8.
介绍了AFC(自动售检票系统)车站管理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和主要功能.该系统采用表示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传输层的三层结构模型,具有票务管理、钱票箱库存管理、运营管理、系统维护、通信服务等功能.在软件开发中,采用了CORBA(公共对象请求代理体系)中间件技术,使其具有跨软、硬件平台的性能,也方便开发人员分工协作;采用了数据库技术并给出了系统的总体E-R图.  相似文献   
39.
李伟  张东淼  叶飞  王思宇  梁晓明 《隧道建设》2020,40(12):1725-1732
为研究冻融循环作用对衬砌导热系数的改变,将混凝土简化为多孔介质模型,利用Hamiltonand Crosser理论计算模型和COMSOL仿真软件对不同孔隙率的混凝土试件导热系数进行计算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1)通过对混凝土随机分布模型的有效导热系数进行逆运算,得到不同冻融循环作用下不同孔隙率的混凝土模型的有效导热系数,进而确定混凝土试件有效导热系数与冻融循环次数之间呈非线性函数关系; 2)衬砌导热系数在冻融循环作用下,初期导热系数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而下降,中期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逐渐增加,导热系数出现较小程度的增大。  相似文献   
40.
为了保证富水砂性地层土压平衡盾构安全掘进,渣土不仅需有良好的流塑性,还需具备较强抗渗性以避免喷涌发生。结合坍落度试验和渗流试验,研究泡沫改良砂性渣土渗流特征及其受流塑性和水压力的影响规律。根据渣土流塑性、析水或析泡沫状态,将改良渣土分为欠改良、流塑性合适、流动性合适但析水、流动性过大(可能析泡沫)和流动性过大且析水等5种状态。通过长时间渗流试验表明,泡沫改良渣土一般经历初始渗流稳定期、快速发展期和缓慢发展期等3个时期。泡沫注入比增大会使渣土抗渗性增强,含水率适当增大也会增强抗渗性,但含水率过大反而会减弱抗渗性。欠改良的渣土初期渗透系数均大于工程要求值10-5 m·s-1,且没有初始渗流稳定期;流塑性合适和流动性过大(可能析泡沫)的渣土初期渗透系数小于10-5 m·s-1,且初始渗流稳定期长;渣土析水量较小(包括流动性合适但析水和部分流动性过大且析水)的渣土渗流特征与流塑性合适的渣土类似,但析水量较大的渣土初期渗透系数均大于工程要求值且无渗流稳定期。最后,通过变化渣土渗流试验水压力发现,随着水压力增大,渣土改良后初期渗透系数降低和渗流稳定期缩短,改良参数的合适范围随着水压力的增大而缩小;当水压力大于一定值后,泡沫改良砂性渣土渗透性不能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