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18篇
公路运输   66篇
综合类   58篇
水路运输   13篇
铁路运输   5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吴兵 《集装箱化》1999,(6):28-29
1998年初全球制箱业对新的一年度充满希望。中国有关部门自1998年1月起强制实行集装箱最低出口价,这也许能抑制损害全球制箱业的过度低价倾销。同时,船公司不断接收许多新集装箱船,有些将在年内交付使用。这些新增的箱位预计将在年内产生100万TEU的运量需求。  相似文献   
12.
为了在保障行车安全的前提下,提高交叉口间接左转的运行效率,分析了间接左转的设置条件,定义了典型应用环境,并将规划方法放入典型应用环境中采用微观仿真软件进行评价。结合我国的交通结构特征进行了组织设计的优化,提出了结合路中式公交专用道设置间接左转的组织方式和右转机动车与自行车在近交叉口段转换车道功能的组织方式。  相似文献   
13.
针对水下潜航器的特点和实际需求,设计潜航器安全隐蔽航路规划模型。首先对水下航路规划的影响因素集进行划分,结合水下潜航器特点,通过改进信息素更新机制及启发因子的设计,建立基于蚁群算法的潜航器全局航路规划模型;其次考虑敌我距离变化量、我方位置与目标点的距离、我方声呐盲区、敌我距离最小量作为代价函数的4个因数,建立单目标动态威胁的局部航路规划;最后通过仿真得到全局规划路径和局部避碰路径结果,说明该方法在水下潜航器航路规划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公共交通是面向大众的服务,公共交通服务模式的制定与完善需要重点考虑出行者的出行需求,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公共交通的竞争力。借鉴服务经济学的理论将公共交通服务模式分为公交服务标准、出行者界面、公交服务环境和技术4个维度。基于攀枝花市居民出行调查与公交专项调查数据,应用SPSS定量分析出行者特征要素与公交服务选择的相关性,以考察研究出行者对于公交服务的需求,并提出改善策略。通过研究表明,出行目的、出行时间、职业和年龄与公交服务模式的相关性较大。  相似文献   
15.
为了在保障行车安全的前提下,提高交叉口间接左转的运行效率,分析了间接左转的设置条件,定义了典型应用环境,并将规划方法放入典型应用环境中采用微观仿真软件进行评价。结合我国的交通结构特征进行了组织设计的优化,提出了结合路中式公交专用道设置间接左转的组织方式和右转机动车与自行车在近交叉口段转换车道功能的组织方式。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自然灾害的频频发生使相关地区的公路网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公路网抗灾应急救援系统的规划建设成为区域抗灾的紧迫任务.回顾了道路交通应急救援的研究现状;从组织体系、工作机制及救援机构的选址3方面探讨了公路网抗灾应急救援系统的规划内容;以杭州市公路网为例,对其公路网抗灾应急救援系统进行规划,实践验证了研究成果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为分析降雨对车速离散性的影响,以城市快速路实测气象交通数据为基础、车速标准差系数为车速离散性的量化指标,利用二元线性拟合函数探究了降雨量、交通流量和平均车速之间的关系,解析了不同降雨量和不同交通状态(自由流、稳定流和饱和流)下的车速标准差系数特征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降雨量、交通流量越大,平均车速越小;大暴雨相比于大雨和暴雨对车速离散性的影响更显著;3种交通流状态下降雨量对车速离散性都有显著性影响,饱和流状态时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利用BP神经网络模型来预测交叉口交通流量的方法。在概述了神经网络的工作原理和BP网络模型的设计之后,通过举例更进一步说明此方法的可行性和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19.
间歇式排氢法能有效地解决燃料电池电堆内部的堵水问题,但会导致尾排气体中氢浓度超标.具有前低后高挡板式内部结构的氢稀释器采用纯物理方法进行氢气稀释,具有效果明显、安全可靠、占用空间小等优点.基于CFD的氢稀释器三维仿真模型结果表明,该稀释器能够成功达到降低尾气中氢浓度的要求,为实际的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从燃料电池汽车的基本原理和氢的基本特性着手,将燃料电池汽车氢安全分为供氢系统氢安全、车内氢安全、零部件和管路氢安全、燃料电池发动机氢安全等。然后对车辆各相应位置点的氢安全情况进行实践检测以及具体分析研究。最后结合经验提出改进方案,即如何精简测试点以及测试频度,达到提高检测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等实践研究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