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18篇
公路运输   66篇
综合类   58篇
水路运输   13篇
铁路运输   5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21.
船舶流量预测是船舶交通流研究的重要内容,建立科学合理的船舶流量预测模型有助于航道的设计、规划和管理。将传统的单断面船舶交通流预测方法向多断面进行改进和推广,提出基于状态空间和卡尔曼滤波的多断面交通流预测模型。利用船舶交通流多断面流量数据的时间序列进行多维线性回归,并转化为状态空间模型形式;在此基础上由卡尔曼滤波算法对交通流量进行递推预测,得到多断面交通流的预测值。作为实证研究,分别对武汉长江大桥、武汉长江二桥2个断面,以及长江重庆段朝天门、万州、巫山3个断面进行实际数据分析来验算模型的有效性,并与单断面多维线性回归预测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使用状态空间模型得到的武汉长江大桥、二桥预测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减少4.59%,0.97%;而重庆段3个连续观测点采用状态空间法预测比使用时间序列预测平均绝对误差和平均相对误差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平均相对误差分别降低1.08%,4.28%, 3 .54%。因此,在不同时间维度上,该模型有助于提高多断面交通流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22.
恢复力研究已成为灾害风险领域的研究热点,但在道路交通领域的研究较少。为应对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对道路交通的影响,促进我国交通恢复力的研究,对国内外恢复力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首先对恢复力及交通领域恢复力的概念进行了梳理,重点对交通恢复力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总结提出了交通恢复力的定义,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区分讨论。同时对恢复力的量化评价体系与方法,以及相关指标计算进行了总结分析,并梳理了交通恢复力基本特性,最后提出在概念统一、量化标准、多学科交叉研究及实际应用等方面作为未来交通恢复力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23.
潘弘  吴兵  李林波 《交通与计算机》2009,27(1):145-148,140
以提高拓宽进口道车辆的运行效率,减少进口道延误为目标,分析了交叉口进口道拓宽段车辆的运行特性,并运用Vissim仿真软件对不同长度的拓宽段进行仿真分析。交叉口进口道左转拓宽段的长度不仅与左转车量的排队长度有关,而且与其相邻车道的排队长度有关;根据仿真结果得出了拓宽左转车道长度与进口道延误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4.
各种公共交通方式在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定位是不同的,所承担的运输任务也不同。但是我国大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各类运输方式缺乏统筹管理,各种交通方式应该拥有什么样的规模,交通方式的结构比例情况如何,采用什么样的衔接方式等等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地研究,使得各种运输方式在运营过程中并不能各尽其责。从公交定价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城市公交需求弹性和公交内部不同方式交叉弹性的分析,提出保障城市公共交通和谐发展的定价策略,以促进公共交通系统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5.
将多重网格法引入水介质存在时高速轮轨黏着问题的数值求解中,研究了轮轨间存在水介质和不考虑轮轨表面粗糙度时,速度与载荷对水膜厚度的影响。数值分析结果表明:水膜厚度与轮轨表面粗糙度处于同一等级,粗糙度的影响不可忽略。基于数值分析结果,应用部分膜润滑理论研究了考虑表面粗糙度与轮轨间存在水介质时的接触机理,分析了轮轨黏着系数随速度变化的情况。计算结果表明:随着速度的提高,黏着系数急剧降低,其数值低于0.1。JD-1试验速度在60、90、120km·h-1时,黏着系数的试验结果与数值结果吻合较好,最大相对误差不超过8%,因此,利用数值方法可较好地预估黏着系数。  相似文献   
126.
张飞飞  吴兵  李林波 《城市交通》2012,10(6):66-72,79
为了使交通影响评价更好地衔接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需要对建设项目不同实施阶段交通影响评价的差异性进行分析。首先,对交通影响评价在中国的发展过程及现状进行总结。然后,按照建设项目的实施阶段对交通影响评价进行归类,分析不同阶段交通影响评价的特征,并进行实证解析。最后,总结各阶段存在的问题,针对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工作阶段与城市规划建设的衔接问题、管理程序问题及技术方法问题提出相应改善措施,并对中国交通影响评价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7.
常规公交运行舒适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行舒适度是衡量常规公交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采用问卷调查形式,从乘客感知的视角,结合重要性因素排序、5级李克特量表与乘客满意度,通过排序分析和SPSS多元线性回归,得到不同承载率时,常规公交运行舒适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及相应权值。研究表明:承载率L>1时,拥挤、平稳性和卫生是运行舒适度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权值分别为0.41,0.33和0.26;承载率L≤1时,卫生、车内噪音和行车平稳性是运行舒适度的评价指标,权值分别为0.38,0.36和0.26。  相似文献   
128.
为更好保护城市中心历史风貌,解决复杂的停车供需矛盾问题,通过分析城市中心历史风貌保护区交通特性及主要停车问题并借鉴发达国家老城区停车管理经验,提出了停车管理策略的总体理念原则,探讨了策略的制定和实施。研究认为,城市中心历史风貌保护区停车管理应从保护历史风貌出发,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多层次的系统管理。实践表明,该策略为科学进行此类区域停车管理提供了系统思路,收效良好,有利于缓解区域交通拥挤。  相似文献   
129.
随着城市交通需求的增长,快速路及普通道路系统的拥堵问题日益严重,入口匝道及其毗邻的交叉口群往往形成区域性的拥堵,构成路网中的瓶颈节点.入口匝道作为快速路系统与普通道路系统的连接节点,探究其与毗邻平面交叉口之间的关联性从而筛选出与入口匝道高度相关的交叉口并进行协调控制成为解决拥堵问题的思路之一.在对入口匝道与毗邻平面交叉口交通流关联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基于出口道路径关联度的入口匝道与毗邻平面交叉口关联度模型,从而实现定量计算入口匝道与其毗邻交叉口之间的关联度,并使用上海SCATS系统数据验证其有效性.所建立的模型能够有效的筛选出与入口匝道交通流高度关联的交叉口,明确入口匝道影响范围边界,并可以作为协同控制策略关键路径筛选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0.
针对水上交通具有很大地域特征这一特点,论述了海湾、海峡、港口和内河船闸水域船舶交通流在风险评估和通过能力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指出航道通过能力和交通风险存在内在的联系,在研究中需要将这两方面综合考虑.而在方法层面,在Bayes理论框架下建立风险模型,以及采用系统仿真的方式评价水域安全形势和通过能力是当前水上交通流研究中最为常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