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9篇
  免费   5篇
公路运输   147篇
综合类   135篇
水路运输   128篇
铁路运输   130篇
综合运输   3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2009年3月10日,国务院正式下发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通知。物流业作为最后一个跻身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行业,多少有点出乎人们的意料。但是,如果深思这举措,就能看出中央调整经济结构,提升经济质量的长远意图。中央此次出台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可以说是对抗国际金融危机的应急措施,但是物流业的入围却不仅仅只是为了应对眼前的危机。物流业作为唯一的非制造行业能够入围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是因为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特殊的地位。  相似文献   
52.
铁路罐车容积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针对铁路罐车容积测量不确定度进行研究,分别建立罐内测量法数学模型和罐外测量法数学模型。通过分析计算和评定,得出当包含因子取2时,采用罐内测量法和罐外测量法检定的铁路罐车容积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2.6×10-3和2.9×10-3,符合“JJG140—1998铁路罐车容积”中当包含因子取2时“铁路罐车容积扩展不确定度小于4×10-3”的要求,表明我国铁路罐车容积的检定采用罐内测量法、罐外测量法是可行的。提出开展容量比较法、注水称重法的研究和研发铁路罐车容积自动测量装置,以完善铁路罐车容积的量传体系,与国际接轨,提高铁路罐车容积的计量准确性。  相似文献   
53.
回顾了中国铁路自动化驼峰调速技术发展的艰难道路;阐述了中国TDJ减速顶调速技术研究与开发应用的历程;论述了中国TDJ减速顶的诞生与TDJ减速顶调速技术发展30年创立的业绩;提出了为实施中国铁路跨越式发展,中国减速顶及其调速技术开拓创新方向的建议。  相似文献   
54.
对国家铁路罐车容积计量站系统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 ,指出存在的问题 ,提出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55.
秦沈线路基碎石土填筑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沈客运专线对路基质量要求很高,本文就碎石土填筑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作了介绍,意在总结和探讨高速铁路路基施工的经验。  相似文献   
56.
韦丰才  张喜超 《公路》1999,(12):14-16
介绍了许昌-漯河高速公路的路线方案,结合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本着路线顺直,走向合理,符合规划,节约投资的原则进行路线方案的比较与选择。  相似文献   
57.
将计算机辅助决策技术应用于舰船不沉性保障工作领域中,开发了能实现舰船浮稳性指标自动计算、最佳浮稳性保持、最优抗沉方案辅助决策功能的舰船不沉性计算机决策系统(WAPA-CADS)。  相似文献   
58.
增压汽油机不同排气歧管长度下的压力波动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台架试验数据校准了增压直喷汽油机一维性能仿真模型,应用校准后的模型研究了低速(1 500r/min)全负荷工况不同排气歧管长度下排气阀口与涡轮机入口处的压力波动特性,并对压力波动形态与低速增压压力的建立、瞬态响应、缸内充气效率等的关联性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现有排气歧管结构形式下,在低转速宜采用较短歧管,从而有望获得更高的增压压力和扭矩;相继工作的气缸不宜在涡轮机前共用一根排气总管,否则容易引起废气倒流,而且歧管越短倒流越严重;排气歧管中的压力波在传向涡轮机入口过程中被"均值化",不能充分应用排气压力波动效应来提高低速扭矩和改善增压延迟。  相似文献   
59.
为了实现废气围绕在可燃混合气周围,并且废气较浓区域集中于燃烧室底部的EGR分层形式,基于1台缸内直喷汽油机,利用CFD仿真软件Fire针对原机切向气道结构以及切向气道与螺旋气道相结合的气道形式进行了仿真,探究其实现预期EGR分层的潜力,并从缸内进气流场角度分析EGR分层机理。结果表明:原机切向气道由于滚流在压缩冲程中被大幅削弱,不能形成研究预期的EGR分层形式;采用切向气道与螺旋气道相结合的进气道结构形式可以使滚流在压缩冲程中具有较好的保持性,并结合EGR相位调整,实现了约10%的EGR分层梯度,EGR分层形式符合研究预期。  相似文献   
60.
水下拖曳系统水动力特性的计算流体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水下拖曳系统三维水动力数学模型。在该模型中拖曳缆绳的控制方程由Ablow andSchechter模型给出,Gertler and Hargen的水下运载体六自由度运动方程被用来描述拖曳体的水动力状态。通过对拖曳缆绳和拖曳体的控制方程在连接点处进行边界条件耦合,从而构成整个拖曳系统的水动力数学模型。在研究中,拖曳系统的水动力数学模型通过时间与空间的中心差分方程来逼近,每一时刻拖曳体所受的水动力通过求解Navier-Stokes方程得到。所提出的模型特别适用于拖曳体为非回转体、非流线型的主体,或必须考虑拖曳体各组成部分的水动力相互影响的情况。计算结果与相应的实验室样机试验结果的比较表明,所提出的模型可以有效地预报拖曳系统的水动力特性。利用所提出的水动力模型,对华南理工大学提出的自主稳定可控制水下拖曳体在实际海况下的数值模拟结果显示,所分析的拖曳体具有良好的运动与姿态稳定性,是一种值得开发研究的新型水下拖曳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