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7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探讨GM1 对脑卒中患者的脑保护作用。方法 将脑卒中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及加用GM1 治疗组 ,以RIA法动态监测患者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结果 脑卒中患者两组血清NSE均于病后 48h~ 9d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5 ,P <0 0 1 ) ,且均在病程 3~ 4d达高峰 ,随后逐渐下降 ;常规治疗组血清NSE在病后 1 0~ 1 4d恢复正常 ,而加用GM1 治疗组血清NSE则在 3~ 1 4d较常规治疗组相应病期低 (P <0 0 5 ,P <0 0 0 1 ) ,且提前降至正常。结论 动态监测血清NSE有助于观察脑卒中患者病情的变化 ;GM1 可能通过减轻神经元的继发损伤 ,降低血清NSE ,从而起到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核孔滤筛法测定了脑梗塞(CI)和脑出血(CH)各50例患者的红、白细胞滤过指数(IF),发现Q组、CH组和对照组间红细胞的IF无显著性差异,而白细胞的IF则差异十分显著。这种变化在CH组比CI组更明显(P<0.01),故认为这种改变与白细胞被活化有关,其结果造成患者微循环功能和脑组织的严重损伤,且在CH比CI更严重,在某种程度上可解释急性期CH的临床症状比CI严重,且死亡率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本文比较了脑力劳动者中、老年人与非脑力劳动者中、老年人的某些血液流变学指标,发现前者均不同程度地高于后者。除两性的红细胞压积和男性的血沉外,其余指标均呈显著性差异。联系脑力劳动者缺血性心、脑血管病高于体力劳动者的流行病学资料,推测两者血液流变学特性的差异可能是原因之一。作者认为对查体结果基本正常但某个或某些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的中、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14.
冠心病患者红白细胞变形性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红白细胞变形性在冠心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核孔滤筛法 ,对 5 2例冠心病患者标准红细胞悬液和标准红白细胞悬液的滤过指数 (Indexoffiltration ,IF)进行测定 ,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冠心病患者红、白细胞的IF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且以白细胞IF值升高更显著 (P 0 0 0 1 )。这种变化在急性心肌梗死时尤为明显。结论 红细胞及白细胞变形性的降低在冠心病发生发展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脂蛋白 (a) [Lipoprotein ,LP(a) ]在脑卒中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方法 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 95例不同类型脑卒中患者与 35例对照组的血清LP(a) ,并与其他血脂指标、病程、病情作相关分析。结果 脑梗塞组血清LP(a)高于对照组 (P <0 0 1 ) ;皮层动脉梗塞组血清LP(a)高于穿通动脉梗塞组 (P <0 0 5) ;脑出血组血清LP(a)与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 (P >0 0 5) ;LP(a)与其他血脂指标及病程、病情间均无显著相关。结论 LP(a)可作为缺血性卒中的预报及不同动脉硬化病因的鉴别指标 ,但不能作为观察病情轻重及病情演变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以核孔滤筛法测定了脑梗塞(CI)和脑出血(CH)各50例患者的红、白细胞滤过指数(IF),发现Q组、CH组和对照组间红细胞的IF无显著性差异,而白细胞的IF则差异十分显著。这种变化在CH组比CI组更明显(P<0.01),故认为这种改变与白细胞被活化有关,其结果造成患者微循环功能和脑组织的严重损伤,且在CH比CI更严重,在某种程度上可解释急性期CH的临床症状比CI严重,且死亡率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皮层和海马CA1区脑啡肽的表达,探讨缺血时间和再灌注时间的改变对脑啡肽含量、分布的影响。方法 5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7组,通过线栓法制作双侧大脑中动脉栓塞大鼠模型,在预定的时间点取脑组织固定,进行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染色评估脑组织中脑啡肽的表达。结果假手术组与实验组皮层、海马CA1区均可见脑啡肽阳性表达及脑啡肽阳性细胞。实验组皮层及海马CA1区脑啡肽的含量与假手术组比较从再灌注8h后开始增加,24h增加明显,且缺血100min组脑啡肽含量较缺血30min组增加明显(P<0.05)。实验组海马CA1区阳性细胞数与假手术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皮层内脑啡肽阳性细胞数实验组在再灌注8h开始增加,24h增加明显,且缺血100min组脑啡肽阳性细胞数较缺血30min组增加明显(P<0.05)。结论皮层和海马CA1区脑啡肽的表达随缺血时间和再灌注时间延长而增加;皮层内脑啡肽表达的增加既包括脑啡肽总含量的增加,也包括脑啡肽阳性细胞数的增加,而海马CA1区仅仅表现为脑啡肽总含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