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13篇
综合类   31篇
铁路运输   3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探讨了目前国际上采用的设计速度法和运行速度法两种公路线形设计方法,针对设计速度法存在的缺陷,借鉴国外的研究方法,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提出基于运行速度的公路路线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42.
水泥砼路面柔度小,它的抵抗变形能力较差.所以,在水泥砼路面的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路面板开裂或断板.本文从路面管理、施工、材料、设计、运营等方面,分析了导致水泥砼路面板产生裂缝与断板的原因.  相似文献   
43.
通过在普通水泥砼路面中添加聚合物对它进行改性处理,可以提高其路用性能,但同时将增加初期建设费.本文从路面的寿命周期费用的角度,分析聚合物改性水泥砼路面的运用经济性及运用前景.  相似文献   
44.
荷载处理方式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分析路基边坡稳定性时,对车辆荷载的处理方式一般都是将车辆荷载等效为当量土柱,但在分析多层荷载作用下路基边坡的稳定性时,若把车辆荷载等效为当量土柱会改变上下边坡的高度,影响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为了找出更加合理的荷载处理方式,文中通过算例分析了在不同荷载处理方式下边坡的稳定系数。算例表明,把车辆荷载等效为均布荷载时计算出的结果更加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45.
公路小桥涵下软土处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路小桥涵下软土处理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构造物的稳定及路面行车安全。本文提出小桥涵下软土处理应注意软土的识别、处理顺序、考虑的条件要素、处理方法的选择及施工过程5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46.
针对重庆地区透水水泥混凝土配比设计与技术性能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水胶比为0. 28~0. 32且空隙率在16%~24%时,混凝土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抗压性能及抗弯拉性能,能满足重庆地区城市道路施工及海绵城市建设的相关要求;2)设计的透水混凝土有效孔隙率与总孔隙率呈正相关,抗压强度和抗弯拉强度则与孔隙率呈负相关,透水系数与孔隙率也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47.
以常熟市三环快速化改造工程为依托,对搅拌桩加固挡土墙基底软土的桩长及桩间距的选定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增加搅拌桩桩长对控制路段沉降是有利的,但当搅拌桩桩长达到临界长度后,地基承载力不再随桩长的增加而增加;在工程实践中,搅拌桩的桩长一般都大于临界值,故在桩径一定的情况下,为提高地基承载力,可缩小桩间距。  相似文献   
48.
采用成乐高速公路桩号K71+000处冰水堆积体土样,水泥掺量分别为3%、4%、5%、6%,开展土工击实、承载比、无侧限抗压强度、直剪试验等,得到改良前后颗粒级配、塑性指数、CBR值、无侧限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等参数,探究冰水堆积体用作路基填料可行性。研究表明:改良后冰水堆积体最大干密度、CBR值、无侧限抗压强度(7、14、28天)、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均随水泥掺量增加而增大;水泥掺量小于5%时,指标随水泥掺量近似呈线性增大;水泥掺量大于5%时,指标随水泥掺量增加,增大幅度有明显减弱。确定出最佳水泥掺量为5%,各项指标均符合路基填料规范要求,冰水堆积体经改良后可用作路基填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