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4篇
  免费   27篇
公路运输   251篇
综合类   231篇
水路运输   122篇
铁路运输   95篇
综合运输   3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21.
为减小主梁横向振动对液位连通管测量结构竖向位移精度的不利影响,采用试验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开展液位连通管竖管在横桥向激励下的管底动压力特性研究。通过人工干预的频率扫描法分析不同液深、激励振幅和管径对竖管内液体一阶固有频率的影响,修正浅水重力波液面一阶共振频率计算公式,提出降低横向振动对结构竖向位移测量影响的连通管竖管几何尺寸设计方法。结果表明:在外激励下,液位连通管竖管管底中心位置压力差变化频率以激励频率的2倍频成分为主;在浅液深、低振幅的一定频段范围内,连通管竖管管底压力差时程曲线出现压力双(波)谷现象;横桥向振动导致的连通管竖管内液面晃动在管壁的上升高度稳态值约为液深的30~35%;液位连通管竖管尺寸的优化设计频率值宜控制在主梁横向振动频率值±0.65Hz以上。  相似文献   
722.
李涛  赵韬  王涛  赵立廷 《公路》2022,(5):19-21
山区高速公路普遍存在长大纵坡现象。以“四川省雅安至康定高速公路A8标段施工图设计”和“四川省九寨沟至绵阳高速公路A13标段施工图设计”为例,这两个项目都位于四川省山区,在具有极大相似性的同时又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在长大纵坡指标的运用方面,二者采用相同的设计原则,但又需灵活处置。  相似文献   
723.
笔者分析了大跨度预应力砼连续刚构普遍存在后期挠度过大的一个重要原因———主梁节段间竖向接缝的质量,讨论了在长期荷载作用下竖向接缝处砼的剪切徐变,认为在现有施工条件下由竖向接缝的剪切变形引起主梁挠度的增量是不可忽视的,提出了改善主梁节段间接缝质量的一些注意事项及构造措施.  相似文献   
724.
横张预应力砼技术属新型专利技术,由重庆交通学院周志祥教授在1994年提出,在构造措施上有别于常规后张法,其受力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本文以一跨度5m的T型试验小梁为研究对象,利用ANSYS软件中的子模型技术,对两个关键部位(粘结锚固区和插销定位区)进行了仿真分析,验证了预应力筋锚固长度的选取问题,分析了粘结锚固区和插销定位区砼的应力分布情况,并对局部加强措施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725.
以地铁橡胶浮置板轨道为研究对象,基于隔振垫超弹性本构建立地铁车辆-橡胶浮置板轨道-隧道耦合动力分析模型,计算橡胶浮置板轨道的动力响应及减振效果。结果表明:隔振垫超弹性本构模型计算的轨道结构及隧道壁动力响应均更接近实测数据;不同隔振垫刚度工况下,超弹性本构模型计算得到的轨道结构位移均小于线弹性本构模型,钢轨和轨道板位移峰值分别相差10%和40%左右;超弹性本构模型计算得到的轨道板加速度峰值较小而基底加速度峰值较大,且随隔振垫刚度增加,2种模型计算的轨道板振动差异减小、基底振动差异显著增大,常用隔振垫静刚度范围(0.019~0.100 N·mm-3)内超弹性本构模型与线弹性本构模型计算的基底加速度峰值之比最大为2.46,而采用线弹性本构模型将低估橡胶浮置板轨道基底振动;超弹性本构模型计算得到的轨道板振动及基底高频振动较小,而基底低频振动较大,传递损失小,而采用线弹性本构模型将高估地铁振动特征频段(50~80 Hz)的减振作用,放大轨道固有频率附近(16~31.5 Hz)振动。  相似文献   
726.
针对果园种植面源污染电混凝去除尚不明确的问题,以果园种植面源常规污染物为研究对象,考察电混凝关键设计,分析pH和电导率的影响,并探讨聚丙烯酰胺(PAM)的强化条件。结果表明:电压为10 V(2.5 mA/cm2),电极间距为1 cm时,电混凝处理性能达到最佳,其中总悬浮颗粒物(TSS)、硝氮(NO3--N)、氨氮(NH3-N)、总氮(TN)和总磷(TP)的去除率分别为70.6%、30.4%、78.4%、23.7%和92.1%;酸性(pH=5)和碱性(pH=9)条件均不利于这些污染物去除;电导率的增大有利于NH3-N去除,但不利于其它污染物去除;当PAM投加量为0.5 mg/L、沉淀时间为5 min时,其强化效果最明显,对TSS、NH3-N和TP去除均有强化,去除率增幅分别为39.1%、10.3%和7.5%,但对NO3--N和TN去除有一定的抑制。该研究结果可为电混凝预处理果园种植面源污染提供理论和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727.
为提高商用车动力电池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证车辆安全平稳地行驶,开发一套动力电池的故障诊断系统。该系统基于SAE J1939协议选取诊断参数组,搭建Simulink诊断策略模型,并通过CANoe完成系统的仿真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开发的故障诊断系统能够对商用车动力电池的实时数据进行故障分析及处理,实现对动力电池故障诊断功能,保证车辆的行驶安全。  相似文献   
728.
李磊  王涛 《公路》2023,(4):16-23
目前,旧沥青路面回收料(RAP,Reclaimed Asphalt Pavement)因其潜在的环境和经济效益而被广泛应用于沥青路面建设中。为研究沥青组分特征对高RAP掺量的再生沥青胶结料和混合料的抗疲劳性能的影响,设计不同掺量的RAP料和合适掺量的再生剂分别制备了再生沥青胶结料和混合料。首先,采用溶剂洗脱法分离出再生沥青胶结料的4组分,并计算出胶体不稳定性指数和沥青质指数表征其组分特征。其次,采用线性振幅扫描试验和4点弯曲疲劳试验分别评价再生沥青胶结料和混合料的抗疲劳性能。最后,基于上述试验结果,采用统计学方法研究了沥青组分特征与再生沥青胶结料和混合料的疲劳寿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再生剂的引入可明显改善掺有RAP料的再生沥青胶结料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抗疲劳性能;沥青质指数与再生沥青胶结料和混合料的疲劳寿命之间存在良好的关联性;胶体不稳定指数和沥青质指数与再生沥青胶结料的疲劳温度等级之间也均有很好的相关性。综上,根据再生沥青胶结料的组分特征,可较准确地预测再生沥青胶结料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抗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729.
邵伟峰  刘辛愉  王涛  苏丽 《水运工程》2023,(11):126-130
三峡水库175 m试验性蓄水以来,在新水沙条件下变动回水区上段局部重点碍航浅滩持续存在卵砾石淤积碍航问题,对库尾河段航道条件产生不利影响,船舶通航安全存在一定隐患。自2020年汛期特大洪水以来,变动回水区上段鱼洞水道中堆、窎鱼嘴浅碛逐年淤长,以该段重点碍航滩险为背景,分析了重点碍航浅滩冲淤特点、碍航成因等,提出了针对性维护疏浚方案,并对疏浚后效果进行分析。从维护性疏浚完工后效果及河段航道条件来看,鱼洞水道中堆、窎鱼嘴重点碍航浅滩河段的航宽、水深、弯曲半径均得到一定改善,航道条件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730.
为研究变截面波形钢腹板PC组合连续箱梁的横向内力分布规律及有效分布宽度,以某连续梁桥为背景,设计、制作一片三跨变截面波形钢腹板PC组合连续箱梁的缩尺模型,通过试验与有限元模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试验梁横向内力研究。按分级加载方式分别在试验梁中跨跨中与边跨跨中进行单点与双点加载,并采用Abaqus软件建立试验梁有限元模型,分析各工况下跨中截面的横向内力,以及中支点、横隔板对横向内力分布的影响;最后推导有效分布宽度计算公式,并与现行桥规值对比。结果表明:沿中线单点加载时,试验梁的横向应力由中腹板位置的顶板向两侧逐渐递减,偏载时两侧边腹板的横向应力差值较大,偏载工况下畸变与横向翘曲现象较明显,可采用增大腹板线刚度或增加横隔板厚度等措施进行改善;中支点对横向应力的分布具有较大的影响,工程应用应考虑中支点的影响;设置横隔板对抵抗跨中横向负弯矩具有较好的效果,横隔板处顶板横向应力明显减小;与有效分布宽度试验值相比,按桥规计算得到的有效分布宽度值较为保守,建议对现行桥规值进行适当修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