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4篇
公路运输   51篇
综合类   37篇
水路运输   40篇
铁路运输   29篇
综合运输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周斌 《中国电动车》2011,(4):108-110
备用信用证由于其功能和运作上的特点,一直是处于普通信用证与银行保函的之间的一种特殊的信用工具。如何具体界定备用信用证的性质是理论界长期争论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备用信用证的运作程序进行分析,得到备用信用证法律特点和实务操作上的认识。  相似文献   
52.
舰用发动机运行健康状态是影响舰船研制、试验及航行性能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对其进行有效、系统的管理意义重大。通过国外发动机健康管理系统现状以及我国舰用发动机健康管理应用需求的调研,对舰用发动机健康管理的功能架构及系统逻辑架构进行研究,形成适应我国海军舰船发展现状和未来需求的舰用发动机健康管理开放式系统架构。该研究将对我国海军舰用发动机及其他装备健康管理系统的研发起基础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53.
赵俊杰  周斌  沈新强 《水道港口》2012,33(2):168-172
以南通污水排海工程为例,通过造纸废水中AOX指标对水生生物短期对比试验,确定废水急、慢性致死安全浓度最高的受试生物类型为黑鲷卵,并以黑鲷卵的废水长期安全概率不低于50%的浓度值的包络区域确定为污水排放的混合区,依据数模计算出的混合区面积,结合各种海洋生物的损失率,计算出废水排放造成混合区内海洋生态和渔业资源的年直接损失,同时由AOX浓度增量的范围分级提出对废水长期影响范围区的控制管理。  相似文献   
54.
邓卫东  周斌 《公路》2003,(11):41-42
介绍几个特别适用于基层施工单位的中小桥施工中的实用技术,这些技术具有节能、安全、经济的特点。  相似文献   
55.
以铁建重工为例,梳理了党建工作助力科技攻关的具体做法以及取得的成效,提出了党建助力科技创新,是国有企业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和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6.
本文结合工程实际,介绍了高效减水剂的种类及预应力混凝土施工中对其选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57.
本文从共同海损的概念出发,说明了共同海损制度的基础,接下来论述了承运人的免责范围与共同海损范围的关系,分别从海牙规则和汉堡规则关于承运人责任制度的规定阐明了其对共同海损制度的影响,存此基础之上,分析了UNCITRAL运输法公约对共同海损的影响——对航海过失免责的取消冲击了共损的基础.使得共损调整范围的缩小和案件的减少。  相似文献   
58.
59.
关于高速公路生态绿化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张玉中  周斌  黄拓 《中外公路》2007,27(4):305-307
公路生态环境评价研究是我国公路建设中的新课题。公路生态学的发展为公路环境评价提供了新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该文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了创建生态型公路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60.
周斌  周然  赵益栋 《水道港口》2007,28(1):57-60
白坭水道航道整治工程拟通过疏浚、炸礁等航道整治工程措施来达到航道建设目的。通过数值模拟计算的方法,对施工环节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在充分落实各项环境保护对策与措施的前提下,整治工程疏浚、炸礁产生的水体中悬浮物浓度增加对白坭水道沿线水厂取水口取水安全不会产生不利影响,对水道沿线鱼类洄游通道、产卵场等生态环境影响可以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