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3篇
综合类   3篇
水路运输   1篇
铁路运输   13篇
  2023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基于有限元分析,本文研究重载凹底平车底架弹性体的振动模态以及模态阶数的选取对车辆系统动态响应的影响。通过引入超单元,建立弹性体在模态坐标上的动力学方程,经过坐标变换得到物理坐标系上的方程;建立凹底架的有限元分析模型,计算分析其固有动态特征;同时,采用子结构法缩减处理凹底架有限元模型,建立有动态特征的凹底架弹性体模型,使描述凹底架的自由度总数减少,同时也保证计算的精度。对凹底架子结构超单元模型,计算分析振动模态,并与其有限元模型的模态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子结构法的计算精度高,能满足车辆系统结构振动响应分析的要求。通过计算凹底架模态阶数对车辆系统动态响应的影响,得出选取凹底架的前8阶模态是合适的,有足够高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2.
微观交通仿真模型在交通系统管理、控制和优化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大多数仿真模型参数均是针对外国的交通情况确定的,并不一定适合中国国情。文中以仿真软件VISSIM为例,简单介绍了VISSIM软件,指出其待校正的参数,基于遗传算法设计的参数校正方法选出了满足精度要求的参数组合,从而有效地减少参数校正的仿真试验次数。对比仿真结果与系统默认值,得出在通常情况下较为合理的参数取值,以实例验证了实验参数调整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以某货车厂研制的新型4D轴货车焊接整体构架为研究对象,在ANSYS9.0有限元软件中建立完整的构架三维模型,根据UIC510-3规程,分析计算构架的应力分布情况、评估其疲劳强度,得出疲劳薄弱区.采用子模型技术,对疲劳薄弱区的焊接细节结构进行热点应力分析,进一步评价构架的疲劳强度.通过动应力实测编制疲劳薄弱区的应力谱,由S-N曲线和Miner累积损伤法则,预测构架的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14.
采用钼丝进行线切割,制作了车轴钢表面缺口试样,运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不同缺口的理论应力集中系数,通过旋转弯曲试验得到光滑试样和缺口试样的疲劳寿命(S-N)曲线,研究了不同缺口应力集中系数下车轴钢的参数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缺口对材料疲劳寿命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其S-N曲线相对于光滑试样S-N曲线整体下降,而且不同缺口S-N曲线左段的直线部分斜率也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5.
对目前参数估计的方法进行了总结与对比.针对不完整数据参数估计时的情况,分析了目前关于参数估计方法存在的问题.利用Matlab求解非线性方程,提出了一种高精度数值解析法.利用少量的实验数据便可求出一组参数的解,然后排列组合试验所得到的数据,可以求出多组参数的解,求解多组参数的平均值,从而得到参数的精确解.并以两种工程中常用的拟合函数正态分布和威布尔分布为例,列出了数值解析法的具体求解步骤,通过与极大似然法的比较,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交通运输业是一个集多种运输方式于一体的综合运输体系,同时也是社会生产、分配、消费各环节正常运转和协调发展的基础,是特殊的物质生产部门,直接影响着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文中研究了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演变;以换算周转量为指标,通过换算系数的修正,对河南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根据EN 13103标准分析计算车轴表面应力分布规律,据此在车轴应力较大的距车轮内端面113和163 mm处的动车组车轴表面各布置2个测点,由此得到京津城际铁路和既有线路动车组的车轴应力时间历程,然后进行数据处理后得到车轴弯曲应力谱子样,再由估计的最大应力幅值得到动车组车轴8级程序应力谱.结果表明:动车组车轴应力幅值的分布符合三参数威布尔分布,并且既有线路动车组的车轴应力变化幅度比较大,而京津城际铁路的则比较平缓;在相同速度下,既有线路动车组的车轴应力最大值比京津城际铁路的大1倍左右;动车组以240km· h-1速度运行时其车轴应力幅值最小,在其他速度级下,车轴应力除最大值稍微有差别外,其他应力水平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不同风向角下高速动车组的动力学性能,利用多体车辆动力学研究方法,对不同风向角下的某型动车组的车辆运行安全性进行仿真模拟分析。把气动载荷处理为时间函数,将其输入多体动力学软件,对动车组在风载作用下的动力学性能进行仿真分析。利用8节连挂动车组模型,分别分析各辆车在不同风向角下的运行安全性。分析发现:头车受风载的影响最为明显,在风速20 m/s、车速300 km/h下的工况相较于在风速25 m/s、车速200 km/h下的工况对列车运行安全性影响大。其中在风速20 m/s、车速300 km/h下的工况105°风向角的风载对列车运行安全性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9.
钢轨波磨是重载铁路上常见的一种病害,且波磨波长范围较广,为研究列车经过不同波长的波磨区段时轮轨垂向力变化情况,利用ABAQUS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仿真计算不同工况条件下的重载线路轮轨垂向力响应。首先,结合重载铁路轴箱加速度的分析和现场复核,归纳钢轨波磨区段主要参数特征;接着,根据归纳的波磨特征建立有限元仿真模型并利用既有实测数据验证仿真结果的正确性;然后,利用控制变量法计算轮轨动力学在不同车辆轴重、运行速度、扣件刚度和弹簧阻尼参数下的影响特性。最后,通过比较不同波长下的轮轨垂向力发现,相同工况下,重载铁路短波长波磨区段能引起轮轨垂向力更大范围的幅值波动。因此,重载铁路产生钢轨波磨初期,为避免异常的轮轨力,要及时打磨。  相似文献   
20.
根据EA4T车轴钢疲劳试验,建立基于滑移理论的体心立方晶体塑性理论框架,从介观角度研究车轴钢材料内部夹杂物对疲劳裂纹萌生的影响。模拟材料内部CaS球状夹杂物和Al2O3块状夹杂物附近应力分布规律。研究材料内部夹杂物对裂纹萌生寿命预测参数的影响,标定关键变量塑性应变能密度。以裂纹形成过程中能量的变化为切入点,研究不同夹杂物对裂纹萌生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材料内部夹杂物缺陷形态以及弹性矩阵的差异是引起应力集中的主要诱因,对于EA4T车轴钢材料而言,Al2O3块状夹杂缺陷通常比CaS球状夹杂缺陷的对钢基体微观结构的破坏更严重,更容易萌生裂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