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2篇
  免费   35篇
公路运输   351篇
综合类   172篇
水路运输   149篇
铁路运输   184篇
综合运输   3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691.
随着我国铁路的不断发展,视频监控技术在铁路运输指挥、生产作业、经营管理等领域的应用逐渐扩大,成为铁路安全生产、提高效率、强化管理的重要技术支撑,实现视频监控系统软硬件资源整合、视频资源的统一应用管理越来越重要。重点论述铁路一体化综合视频监控系统架构、视频接入云节点逻辑架构、视频节点间网络架构、云节点关键技术、网络与信息安全要求等,为铁路一体化综合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92.
强潮河口丁坝坝头砂肋软体排护底稳定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土工织物软体排护底应用情况以及钱塘江河口潮流特征的分析,认为丁坝坝头砂肋软体排铺设后的稳定性好坏是护底成败的关键。利用长35m、宽4.3m的水槽,对砂肋软体排在不同压载厚度条件下进行不同行近流速、不同坝长、不同水深的多组次室内试验研究,得到砂肋软体排的稳定性主要与压载的块石层厚度有关,铺设在丁坝坝头的砂肋软体排临界块石压载稳定厚度与行近流速、丁坝长度以及水深等因子有关,采用相关因子多元回归分析得到丁坝坝头砂肋软体排临界稳定的压载厚度经验公式,可指导现场施工实践。  相似文献   
693.
强潮河口排桩式丁坝局部冲刷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强涌潮作用下单排及双排桩式丁坝局部冲刷的试验研究及钱塘江河口直立式丁坝局部冲刷的调查分析 ,认为在以粉沙土为基础的强潮河口利用抛石护桩可大大地缩短板桩的长度及减小截面尺寸 ,从而达到减少投资和增强排桩式丁坝自身稳定性的目的。通过试验 ,得到了强潮河口排桩式单、双排桩丁坝在块石防护下不同部位的局部冲刷特征。此外 ,半圆形透水坝头可使坝头冲刷坑深度提高 0 5~ 1 0m。  相似文献   
694.
数据中心柴油发电机组并机主控冗余监控系统,由双PLC、UPS电源、工业光电转换器、机组控制器、HMI等硬件以及相关程序组态控制软件组成,系统采用双PLC冗余监控方式,可实现对备用电源控制系统中市电状态、柴油发电机组状态、进线柜状态、母排状态和馈线柜状态等设备的监测以及柴油发电机组、馈线柜等设备的控制,保证整个柴发控制系统正常运行,同时系统预留有标准的Modbus TCP-IP通讯接口,通过工业光电转换器以光纤/网线为传输介质,可将控制系统中的所有变量传输至20km以外的电力监控系统或者动环监控系统等,供用户远程管理。  相似文献   
695.
在高地应力条件下具有层理构造的软岩中开挖隧道后,软弱围岩会发生显著的蠕变变形,直接影响隧道围岩的稳定性及支护结构的长期服役性能。本文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兰渝铁路木寨岭隧道深埋软岩段双层和三层衬砌支护的效果。结果表明:在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之间增设轻质混凝土缓冲层有利于隧道围岩应力和变形的调整,可有效降低支护结构受力,从而充分发挥二层衬砌与锚杆的长期支护作用,更适用于高地应力条件下长期流变特征明显的软岩段隧道支护。  相似文献   
696.
三峡水库蓄水后,常年回水区黄花城水道左汊泥沙淤积严重,淤积物多为中值粒径在0.01 mm左右的细颗粒泥沙,只有其处于输沙流速带时才能够不发生淤积,单一依靠传统疏浚方法难以持久维护左汊航道条件。本文提出在黄花城江心洲洲头处修建一条导流坝以改善航道分流比从而增大左汊流量的整治思路。数值模拟和模型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导流坝分流措施后,黄花城河段左汊流速达到输沙流速带,从而保证该区域保持不冲不淤的状态。得出该河段将航道疏浚工程与修建导流坝改善分流比相结合的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697.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对交通特别是公路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对工程施工技术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在公路建设中.延长公路使用寿命、提高路面使用性能、减少耗损是关键。在沥青公路的建设中,合理选择碾压技术以及碾压机械对沥青路面的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前使用的是传统的压实方法,  相似文献   
698.
699.
文章研究了车辆在多种加速工况下受到路面的非平稳随机激励,以及因此产生的非平稳随机振动响应特性。利用协方差等效法和滤波白噪声法建立车辆在不同加速度下所受到的道路激励模型,采用精细积分法求解1/4车辆模型在不同激励下车轮与车身的垂向加速度响应。结果表明,车辆通过同一等级路面时,路面非平稳激励、车身和车轮垂向加速度均会随行驶加速度的增加而呈现不同比例的增大。  相似文献   
700.
工程概况 本合同段土方路基段底基层是采用36cm厚的石灰粉煤灰碎石,分两层,每层18cm厚,计239480m2。双幅主车道,各8宽,中间由8m宽绿化分隔带分隔开。二灰碎石七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为0.8MPa,压实度为9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