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1篇
  免费   24篇
公路运输   304篇
综合类   237篇
水路运输   244篇
铁路运输   171篇
综合运输   3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介绍了TJCJ-1机车架车机在使用中存在的难点问题,从机车架车机底座与机身垂直度超限、架车机活动托架滚轮与滚轮轴及架车机升降丝杠上端定位轴套与丝杠轴在使用中易固死等方面分析了具体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在现场使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22.
鸟类在铁路接触网筑巢一直是造成接触网故障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主要依靠人工巡检的方式确定是否存在鸟窝,不仅工作量大、漏检率高,而且效率低。因此提升接触网鸟窝的检测效率,及时排除隐患,对保障铁路安全运营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Faster R-CNN模型用于接触网鸟窝的自动识别。通过自定义合适的网络结构和参数,经过预训练、 RPN网络训练、Fast R-CNN网络训练以及对RPN和Fast R-CNN的联合训练,建立了适合鸟窝检测的Faster R-CNN模型,实现对鸟窝的检测。经试验,Faster R-CNN的准确率为88.5%,每张图片的识别速度为79 ms,通过与传统的HOG方法、DPM方法和卷积神经网络方法进行比较,验证了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对铁路接触网鸟窝检测高效性。  相似文献   
223.
武汉长江隧道盾构下穿武九铁路沉降影响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研究目的:武汉长江隧道周边工程环境复杂,其中盾构下穿既有武九铁路是该工程的难点之一.为比较准确地分析盾构下穿武九铁路的沉降影响,本文分别采用经典的Peck法和有限元法计算了盾构推进对武九铁路的沉降影响,介绍了施工中所采取的保护措施和现场监测情况,为同类工程积累了经验.研究结论:施工过程中的现场沉降监测结果大于计算结果,但未影响铁路的安全运行.由于列车运行的影响,下穿铁路引起的地表沉降槽宽度和深度均大于邻近的和平大道.  相似文献   
224.
城市交通可靠性对铁路客运站最高聚集人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道路交通可靠性是铁路客运站最高聚集人数的重要影响因素,为了定量衡量城市交通可靠性对铁路客运站最高聚集人数的影响,在已有的最高聚集人数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给出了城市道路交通可靠性对铁路客运站最高聚集人数影响的计算方法:利用计算机工具,用旅客实际的候车时间减去旅客由于道路交通状态的不确定性需要额外准备的时间(即缓冲时间),重新得到旅客的候车时间分布,根据重新得到的候车时间分布,确定城市交通不稳定情况下的旅客最高聚集人数,并通过算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可以为铁路规划和设计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25.
在湿陷性黄土铁路路基试验段,运用大型原位浸水试验,研究路基浸水后柱锤冲扩桩和挤密桩地基的浸水规律以及地基土湿陷对路基沉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柱锤冲扩桩和挤密桩地基分别在浸水60和50d时,浸水附加沉降发生突变;浸水约19 d浸润角达到最大,因此路基坡脚附近因降雨或其他原因形成的积水滞留时间不应超过19 d;浸水87 d柱锤冲扩桩路堤的沉降量为1.7~5.1 mm,挤密桩为26.2~51.3 mm;长时间持续浸水后柱锤冲扩桩路堤的总沉降量仅为3.8~7.4 mm,而挤密桩路堤的总沉降量则高达62.3~103.1mm,因此在实际工程中,一定要加强挤密桩路段的防排水措施,避免局部积水,以保证行车安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浸润角为38°~42°,故建议在湿陷性黄土地区修建铁路时,距路基坡脚一定范围内不能有鱼塘、水池等长期积水设施.  相似文献   
226.
介绍2004年以来大秦线开行的5种典型编组方式重载列车,比较了不同编组方式列车纵向力的大小,并分析了列车编组方式对纵向力的影响;同时结合试验数据,对其他关键因素比如Locotrol同步作用时间、机车制动机性能、货车关键技术以及列车操纵方式等对重载列车纵向力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从减小纵向力的角度提出了3种2万t列车编组方式。试验及运用实践表明:目前我国的货车制动可以满足单元万吨货物列车的制动要求,而对于更大编组的长大列车,宜采用机车动力分散布置的组合列车。组合列车中从控机车的布置位置是影响组合列车制动性能和列车纵向力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应对其进行详细研究。  相似文献   
227.
为最大限度方便乘客换乘,从加强换乘站列车协同接续出发,采用混合整数规划方法构建城市轨道交通网列车时刻表优化模型。充分利用城市轨道交通均匀行车条件下换乘接续列车间会产生稳定的衔接周期这一特性,提出用平均换乘等待时间简化模型变量的规模,从而提高模型的求解效率;在此基础上,建立以各线路首列车发车时刻为决策变量,以路网内所有换乘乘客总的换乘等待时间最小为目标的换乘协同列车时刻表优化模型。以北京市轨道交通网为例,对给出的优化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乘客的平均换乘等待时间减少约12%,全网67%换乘方向上乘客的换乘等待时间均有减少;所构建模型能够有效优化列车的运行计划,改善列车在换乘站的协同接续效果,进而提高换乘效率及服务水平,而且较以往模型在运算效率方面有大幅提高,适用于解决为方便乘客换乘的大规模城市轨道交通网的列车时刻表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228.
229.
某轮燃油轻改重费用上得到很大的节约,但机械损耗和工作量也都相应提高,说明对于某种机型燃油的降级使用是有限度的,为了安全管理,必须科学地进行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230.
介绍了沥青混凝土路面材料设计与材料质量控制要点及施工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