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10篇
综合类   8篇
水路运输   6篇
铁路运输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奥曲肽对人肝癌细胞株MHCC97-H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奥曲肽对人高转移潜能肝癌细胞株MHCC97-H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奥曲肽体外作用于生长对数期人高转移潜能肝癌细胞株MHCC97-H,观察生长曲线的变化;应用MTT比色分析法分析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透射电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结果奥曲肽在0.2 mg/L质量浓度下体外干预MHCC97-H细胞使生长受抑;透射电镜下观察呈现凋亡形态改变;在0.05-0.8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呈剂量依赖关系抑制人高转移潜能肝癌细胞株MHCC97-H增殖(P<0.01),并出现饱和现象。结论奥曲肽对人高转移潜能肝癌细胞株MHCC97-H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依赖关系,其机制与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22.
以碳纤维复合材料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Plastic,CFRP) /铝合金复合多胞吸能管为研究对象,建立基于试验验证的高精度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了CFRP/铝合金复合单胞管与多胞管在多角度斜向压缩工况下的动力学响应,阐明CFRP/铝合金复合多胞管的优缺点,解析CFRP与铝合金的吸能贡献机制。针对CFRP/铝合金多胞管大角度工况下的斜压失稳问题,提出一种基于CFRP梯度缠绕策略的失稳控制方法,明确了以CFRP正向梯度缠绕铝合金复合多胞管为基础构型的解决方案。通过对梯度厚度差值与梯度层数进行参数化研究,建立了高效精准的梯度设计策略,确保CFRP/铝合金复合多胞管在期望角度范围内始终保持稳定高效的变形模式,实现多工况综合耐撞性能的显著提升。研究 成果为多材料轻质安全车身结构的耐撞性设计提供理论指导与共性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3.
通过分析和对比中央分隔带U型掉头和蝴蝶结型交叉口两种无信号控制交叉口设计的运行性能,提出了一种改善传统交叉口交通性能的方法,以减少车辆的平均延误和停车次数。MUT和RCUT是两种限制左转、并为左转车辆提供U型掉头的交叉口设计方案。在不同的交叉口车辆流入量和左转车辆数的情况下,对这两种交叉口设计方案进行仿真研究,并采用平均车辆延误时间做为交叉口性能的评价指标,对比分析交叉口不同左转车辆百分比对其性能的影响,得到了很好的效果:冲突点数降低,通行能力增加,行程时间缩短,平均延误减少。所提出的新型交叉路口设计方案对缓解交通供需矛盾压力以及未来交通的发展有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24.
孙昊 《世界汽车》2004,(1):40-40
2003年8月刚刚买来心仪已久的威驰车,“十一”假期决定驾车带着家人去塘沽玩玩。因为是第一次自驾车出游,我们准备得很充分,吃的、喝的塞了一大包,还有小孩的衣服等,地图、手机是必不可少的,一来可查方位,二来万一迷路了好与人联络,毕竞是第一次驾车出门,还是想得周全点好。“十一”一大早,我们全家  相似文献   
25.
受马尾植物的启发,本文中提出了一种仿生自相似分层蜂窝结构,基于试验验证的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了这种新型结构与传统蜂窝结构在多角度斜向碰撞工况下的耐撞性能,包括变形模式、应力应变曲线和吸能特性。结果表明:自相似分层蜂窝结构无论在理想正向碰撞工况还是斜向碰撞工况下都具有稳定的变形模式,且在碰撞角度变化时,具有稳定且优异的吸能性能。  相似文献   
26.
姚翔林  孙昊  李民 《公路》2023,(2):212-217
我国智能公路的建设近年来获得飞速发展,针对当前智慧公路在信息感知发布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在开展了大量研究与市场产品对标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智能道钉设备,分析了智能道钉在智慧公路上应用的优势与可行性,介绍了智能道钉的系统架构与设备内部结构。针对公路雾区、小半径弯道、高速公路分流区等视距受限路段,提出了针对以上场景的智能道钉发布预警功能的实现,并在实地搭建模拟测试环境,测试了公路雾区、小半径弯道等应用场景。结果表明,通过智能道钉能够在不良视距路段实现对驾驶人的事故风险警示,弥补可变情报板等设备的不足,优化预警手段,实现碰撞风险的精细化提示,从而减少由不良视距造成的行车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