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5篇
  免费   59篇
公路运输   1161篇
综合类   655篇
水路运输   794篇
铁路运输   584篇
综合运输   90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141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40篇
  2010年   155篇
  2009年   143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130篇
  2005年   132篇
  2004年   128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125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115篇
  1996年   100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88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4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4篇
  196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神经网络技术在车内噪声预测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传学  孙惠春 《汽车工程》1998,20(6):347-349,373
本文根据神经网络理论,建立了单一工况下由发动机悬置点振动信号预测车内特定点低频噪声的神经网络模型,并针对驾驶员耳旁噪声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神经网络的单一工况车内噪声观测模型,可以频域内很好地预测出特定点的车内噪声。  相似文献   
82.
邱少波  孙长富 《汽车技术》1998,(1):23-25,45
汽车安全带是汽车最主要的被动安全措施,本文综合国内现行汽车安全带标准,法规中对安全带卷收器的技术要求,提出了对卷收器锁止性能的试验台,操作耐久试验台,倾斜锁止性能测量仪及卷收力试验台的性能指标要求,介绍了设备开发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83.
根据沥青路面裂缝填封的最终目的以及裂缝填封材料的受力状况,分析研究了沥青路面裂缝的填封机理,提出了获得理想维修效果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84.
在机械制造业中两轴平行与否对机械性能影响极大,因此在机械制造中总是对两轴平行度提出严格的要求。但机械装配成机后,两轴平行度是否达到设计规定的要求,就需要检测验证。长期以来很多企业对两轴平行的测量均采用测两轴同侧两轴端的距离,若测得的距离相等就认定两轴平行。这种测量两轴平行度的方法其实不妥。原因如下:当两轴处于交叉状态测出同侧两轴端之间的距离虽然相等,但两轴交叉不平行,如图1测得AA’=BB’,但AB与A’B’不平行。  相似文献   
85.
直观法遇到故障应首先检查各传感器和各执行器的供电线路,大多数故障是线路接触不良或短路所致。在线路分布的范围内要从容易被磨损的地方开始检查。笔者曾维修过一辆故障车,该车在当地一山区坑洼较严重的路面上行驶时发动机突然熄火,以后就再也不能启动。驾驶员请了好几位汽车  相似文献   
86.
振荡压实是利用在材料厂中产生的快速交变剪应力使材料的颗粒重新排列而变得更加密实。通过振荡压实与振动压实对桥梁结构的振动的对比试验,分析了这2种作业方式对桥梁结构物的影响.论证了振荡压路机在桥梁压实中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87.
文中针对管道站场存在的电绝缘漏电导致的恒电位仪输出增大问题,开展了管道绝缘接头测试评价分析工作,比较了几种常用检测方法,并介绍了这些方法的优点和缺点,为绝缘接头的检测评价和运行维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8.
提出一种水声信号记录电路的设计方案。从设计思路、硬件构成、软件设计等方面介绍整个电路的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89.
90.
文章通过显微组织、显微硬度、电化学性能表征测试,分析了不锈钢车体焊缝及热影响区的组织变化及性能差异,研究了钝化道次、移动速度等电化学钝化工艺参数对焊接接头及热影响区耐蚀性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焊接热影响区显微组织发生明显改变,显微硬度下降,表面耐蚀性明显下降,当以10 mm/s单道次钝化作业时,点蚀电位最高,耐蚀性最好,30天盐雾试验后,钝化处理表面未发现明显锈蚀.该工艺已在公司进行了推广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