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2篇
  免费   5篇
公路运输   150篇
综合类   114篇
水路运输   88篇
铁路运输   59篇
综合运输   1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1.
混凝土轨枕承载能力影响参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提出的非均匀支承条件变截面弹性地基梁法,能计算不同的地基支承条件,各种结构型式尺寸以及各种荷载组合情况下的轨枕承载能力,从而能模拟混凝土轨枕的实际工况,并获得最佳参数。推荐的方法对新型混凝土轨枕的研究设计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12.
分析了当前高速公路安全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管理等完善和改进高速公路安全管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313.
隧道施工中的窄轨运输铁路道岔,是保证行车安全和控制行车速度的关键设备,它除受本身技术条件的限制外,还受到施工条件、环境场地、通行设备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结合秦岭隧道施工情况,对施工道岔的设计作了较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314.
分析灰色GM(1,1)预测模型存在的理论缺陷,指出灰色GM(1,1)预测模型虽可用于小样本基础数据预测,但对基础沉降一类随机性强、波动性较大的数据拟合质量较差,预测精度降低。因而,提出利用马尔可夫链修正神经网络模型,其计算过程为:首先建立神经网络动态拟合模型作为基础沉降变化的基准线,在此基础上应用马尔可夫链确定系统状态转移概率矩阵,最后通过系统状态划分样本值与模型拟合值之间的残差及中误差等指标分析计算,最终完成基础沉降的准确计算,该模型应用于基础沉降工程实例运算,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315.
大跨度悬索桥地基基础安全监控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润扬大桥悬索桥基础为对象,设计一个以微机网络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为基础,为润扬大桥管理和安全运行服务的工程安全监控支持系统。对系统的总体结构体系作了介绍,探讨了悬索桥地基基础运营期的主要安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监控模型与监控指标制定方法以及安全性态评价的层次模型。  相似文献   
316.
由于印度和中国对于T恤衫和牛仔裤的需求猛增.棉花价格出现了近四年来最大幅度的上涨。基金经理和投资分析师们纷纷预测棉花价格还会上涨。 资产达10亿美元的施罗德农业基金甚至预测棉花价格会翻1倍。但是世界最大纤维出口国美国的农场主们在过去20年里为了种植高价的小麦,玉米和大豆,却把棉花种植量降到了最低。[第一段]  相似文献   
317.
针对边坡坡面防护中的实际问题,研究分析钢塑喷射混凝土在坡面防护中的应用,提出采用钢塑喷射混凝土进行坡面防护中确定合理锚杆间距的计算与设计方法,得出具有实用价值的结论,对类似工程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18.
介绍了越江公路隧道盾构出洞加固采用冻结法的施工工艺及其钻孔偏斜的控制,并根据监测资料分析了冻结期间的地层温度、土体变形和冻胀压力的变化规律,为今后的市政及相关工程采用冻结法施工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319.
在ECU(电子控制器)仿真测试台的研究中,利用V/F(电压/频率)转换技术解决工控机用定时器8253发出的频率量ECU不能识别与接受的问题。本文对此方案进行了实验,并对实验数据分析处理,最后论证了这一方案的可行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320.
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32例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病程中血清特异性IgG(SIgG)抗体变化作了动态检测,分析了SIgG的变化与病型的关系。结果表明,SIgG可于第3病日检出,此后其阳性率和滴度随病日的延长而增高,至第11~12病日,阳性率达100%,滴度趋于稳定的高水平。不同病型EHF有不同的SIgG反应,于第7~8病日,不同病型的SIgG滴度出现显著差异(F=4.004,P<0.05)。提示SIgG在EHF的免疫病理损伤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