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篇
  免费   9篇
公路运输   106篇
综合类   103篇
水路运输   48篇
铁路运输   70篇
综合运输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71.
采用金相显微镜、万能拉伸试验机等设备研究了不同的回火温度对高含碳量的C级钢(ZG25M nNiCrMo)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 表明,在相同正火工艺下,回火温度越高,C级钢的网状回火索氏体组织越明显、晶粒状铁素体越多.网状回火索氏体组织和晶粒状铁素体的增多,降低了材料的强度、硬度,改善了材料的塑性、韧性.  相似文献   
172.
基于表面构造的水泥混凝土道面抗滑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T10型测试车测试了某机场水泥混凝土跑道不同区段摩擦因数,利用照相法和特征描述法对道面不同尺度的构造进行了特征分析,基于测试结果,探讨了道面构造对其摩擦因数的影响规律,提出了基于构造特征参数的道面抗滑能力表达模型。根据对道面宏观、粗观和细观构造特征参数的相关分析,构建了基于构造特征的道面抗滑摩擦因数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构造特征相近的道面,其构造深度为0.6~0.7cm时,摩擦因数为0.40~0.42;构造特征差异较大时,构造深度分别为0.70、0.78cm的区域,摩擦因数分别为0.43、0.75,构造特征对摩擦因数的影响不可忽视;基于道面构造特征的参数化分析,采用道面抗滑摩擦因数模型可定量分析旧道面抗滑性能。  相似文献   
173.
为了解决强噪声背景环境下的结构损伤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降噪和损伤定位相结合的两步法.第一步将结构的激励响应和背景噪声通过非线性随机共振系统进行处理,降低背景噪声的干扰以突出响应;第二步将结构的局部微小损伤模拟为单元弹性模量的减少,求得响应信息对单元弹性模量的灵敏度,据此对结构单元弹性模量进行修正,从而实现结构损伤的定位.数值算例表明,该方法在50%噪声水平环境下,能较好地实现损伤定位,单一损伤识别误差率不超过0.2%,多损伤识别的误差率不超过0.5%.   相似文献   
174.
文章通过分析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的各种因素,论述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75.
格子上的随机游动是随机过程理论中的一类比较特殊的随机游动.而常返性和非常返性则是这一类随机游动所讨论的一条重要性质,对于一维格子上(E1ξ=0)的随机游动是常返的,对于二维格子上的不可约随机游动也是常返的,而对于维数大于或等于3的情形和一维和二维的并不一样,文章主要证明了其是非常返的.这个结论又解决了一类随机游动的一个常返性问题.  相似文献   
176.
177.
广梅汕铁路总公司在建设资金严重短缺的情况下,积极探索出一条铁路站房建设的新路子-招商建站房。文中介绍了招商建站房的可行性和有利性,招商设想及其经验教训,具体实施步骤,及由此得到的几启示。  相似文献   
178.
根据历年大量水文、泥沙、河床地形及近两年大范围地形测量和水文测验资料进行数学、物理模型试验及河床演变分析 ,对福州河段南北港河床演变有了较全面的认识。提出了闽江福州河段综合治理的原则及重点防护河段 ,承受 2 0 0年一遇洪水的防洪岸线 ,控制北港分流 ,指出北港采沙的危害 ,选择南港采沙场 ,为福州市防洪安全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9.
180.
黄土隧道修筑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土在我国北方地区广泛分布。在陕北黄土则构成为这一地区主要的地质、地貌形态。随着我省高等级公路向陕北地区的纵向延伸,黄土隧道的修筑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得到发展;同时,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也在不断地暴露。本文以正在建设中的陕西靖(边)安(塞)高速公路上的天赐湾、马路山两座黄土隧道为依托,阐述黄土隧道应遵循的设计原则及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