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6篇
  免费   19篇
公路运输   165篇
综合类   148篇
水路运输   93篇
铁路运输   50篇
综合运输   1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1.
自行车一直以来是我国城乡短距离交通的主流和特色工具,但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家用轿车迅速增加,很大程度上也替代自行车成为了城市居民短距离代步工具,且有继续增加之趋势。由此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同时还带来了环境污染、资源紧张、停车占地供需矛盾,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和公民心理的系列问题。更重要的是,上述情况反过来抑制自  相似文献   
112.
现有的安全距离模型是基于纵向相对车速或减速度值建立的,没有考虑移动目标的横向运动特性。本文利用移动目标横穿马路的速度、相对位置,建立横向安全距离模型,并提出一种基于横向安全距离模型的主动避障算法。首先,根据横向移动目标横穿马路的速度、相对位置和自车的制动距离建立横向安全距离模型,设计主动避障算法。接着,为计及路面条件对制动效果的影响,引入当前行驶路面估算的附着系数峰值估算最大制动减速度,约束目标避障减速度,并调整制动强度,以适应不同路况的安全避障行驶。最后,以典型横向移动目标骑行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PreScan/Simulink/CarSim联合仿真验证避障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基于横向安全距离模型的主动避障算法能有效避免与骑行者碰撞,提高行车的主动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3.
以综合法建立大鼠慢性肝损伤模型 ,观察硒对肝羟脯氨酸( Hydroxyproline,Hyp)含量及超微结构影响。结果 :补硒预防组肝 Hyp含量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 ( P <0 .0 5 ) ,超微结构显示肝组织内胶原原纤维亦明显减少 ,上述改变与秋水仙素组比较仍有差距。提示硒有一定抗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14.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持续提升和电力系统整体水平的不断进步,精细化电力营销服务管理策略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从阐述电力营销存在的问题入手,对精细化电力营销服务管理策略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5.
人体2D模板作为整车总布置的基础,影响到整车驾驶和乘坐的舒适性、方便性以及行车安全性。本文应用最新的权威中国人体数据,提取人体各项关键尺寸,进行数据建模,并进行软件封装,开发人体2D模板。模板更符合中国人实际的乘坐姿态,基于模板可进行乘坐空间、视野等相关测试,切实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舒适性。  相似文献   
116.
117.
魏丰  胡霞 《船电技术》1999,19(3):38-39
本文介绍一种用于单片机系统的后备电池欠压检测电路,该电路检测准确,灵敏,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8.
就城市环路建设的依据与条件、分类与设计车速、环网布设、规划与设计、服务水平、路段构造与横断面、交叉与连接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探讨城市环网式道路建设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19.
轿车碰撞安全性的评价及车身碰撞安全性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汽车的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各国各地区都加强了对安全法规的制定工作,尤其是碰撞安全性更是得到关注。目前,在美国、日本、欧洲及澳洲都有称为NCAP的组织机构,对不同车型进行汽车碰撞安全性评估。汽车碰撞安全性评估主要包括正面碰撞、侧面碰撞、儿童保护和行人保护4个方面。防正面碰撞的车身结构设计已经成熟,由刚性的乘员舱与前后的吸能区组成,并注意吸能后撞击力的分流;防侧面碰撞的车身结构设计也正趋完善,重点是放在加强车身刚性和冲击力分流2个方面;为满足保护行人法规要求,整车的造型和汽车前部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0.
信息电子技术--现代汽车工业发展的引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