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4篇
公路运输   41篇
综合类   44篇
水路运输   43篇
铁路运输   37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01.
102.
103.
针对永磁直线同步电机驱动系统没有机械阻尼、抗扰动性能差的缺点,为了抑制参数及负载变化对控制系统影响,采用扰动观测器进行补偿,该观测器能较好地补偿参数及负载在小范围内的变化,但不能有效地处理过大参数变化量.为了加大永磁直线同步电机驱动系统在参数变化和负载干扰时的控制性能,提出以递归神经网络作为补偿器来取代扰动观测器.仿真表明,当系统参数动态变化或受到负载变化的影响时,利用递归神经网络来在线动态地调整网络的参数,系统仍将具有很好的动静态性能.  相似文献   
104.
断面客流是城市轨道交通制定运营计划的关键。传统的断面客流分析方法无法直观展现断面客流的多源性、空间不对称性和时变性,尤其是对于动态多维度客流与运行图能力适应性的可视化分析非常匮乏。基于点、边和线的可视化呈现方法,构建了直观、清晰、适于客流可视化分析的轨道交通网络拓扑图;根据实际运营需求,从多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两方面出发,研究了涵盖断面绝对量和断面满载率等综合信息的交互式实现方法,并以上海轨道交通网络为实例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05.
基于我国新型动车组、大功率机车和地铁车辆均采用交流牵引电机为动力的现状,提出研制现代化的交流电机检修线,阐述交流牵引电机检修工艺流程和工位的设计原则,并以动车组的交流牵引电机检修线为例,介绍输送装置、主要设备、信息管理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分析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6.
GCr15钢非平衡组织激光加热时的组织转变@任瑞铭@刘书华@戚正风...  相似文献   
107.
无源北斗接收机输出有色噪声大,数据跳变点多,噪声分析和建模工作困难。而传统的卡尔曼滤波存在不确定的滤波统计参数,滤波稳定性不高,提出将H^∞滤波用到无源北斗/SINS组合导航系统中。H^∞滤波追求噪声干扰对可控输出的影响最小,即强调系统的鲁棒性,而且不需要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也不需要精确知道系统的统计特性,滤波参数设置简单。通过仿真实验验证,在相同滤波误差模型下,其滤波算法稳定性高于卡尔曼滤波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8.
高速道岔的轨道几何不平顺状态能够直观反映其服役性能,开展高速道岔区段轨道几何不平顺状态管理是道岔检养修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以高速综合检测列车2023年1月—5月采集得到的检测数据为研究对象,从道岔结构、管理速度、道岔型号、辙叉号角度进行分类,分析当前高速正线道岔铺设概况。以道岔区轨道质量指数为基础,提出能够量化一定检测周期内道岔区段轨道几何整体状态与变化情况的道岔轨道状态指标与波动率指标。最后,以铺设最广的1/18道岔为研究对象,分析主型1/18道岔的轨道几何不平顺状态规律。研究结果为后续应用TQI-T评价高速正线道岔动态轨道几何不平顺状态以及指导道岔区段养护维修等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9.
介绍SS8型电力机车变流装置负荷试验实时检测系统的电路组成、功能特点、主要技术参数及应用效果,它能模拟机车电流的工作状态,满足变流装置在负荷条件下的试验要求。试验结果表明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检测系统。  相似文献   
110.
通用型司机控制器测试装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目前测试装置存在的问题,设计了通用型司机控制器测试装置。描述了其主要功能。介绍了装置软、硬件构成及主要功能的实现方法。装置经现场运用表明。测量精度达到了设计要求。运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