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07篇 |
免费 | 16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196篇 |
综合类 | 85篇 |
水路运输 | 66篇 |
铁路运输 | 61篇 |
综合运输 | 1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15篇 |
2022年 | 20篇 |
2021年 | 18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14篇 |
2018年 | 13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14篇 |
2013年 | 19篇 |
2012年 | 21篇 |
2011年 | 27篇 |
2010年 | 18篇 |
2009年 | 15篇 |
2008年 | 24篇 |
2007年 | 21篇 |
2006年 | 30篇 |
2005年 | 13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15篇 |
2002年 | 15篇 |
2001年 | 16篇 |
2000年 | 9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2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2篇 |
194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01.
介绍石崆山Ⅱ号高架桥成功采用自适应控制方法对大跨度曲线箱梁施工过程进行控制,证明了该方法具有简单、易操作、提高生产效率和达到控制目标的效果,同时给其它大跨度挂篮悬臂浇筑连续梁桥施工控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02.
303.
驼峰测速雷达是一种民用的多谱勒雷达,用于对下峰后进入缓行器区段的溜车测速,并将数据提供给控制系统,经计算机综合数据处理后,向缓行器制动钳发出制动或缓解命令.在驼峰自动化控制系统中,作用似同人的“眼睛“.…… 相似文献
304.
305.
高速铁路夜间开行的动卧列车会与综合维修天窗在时间和空间上产生冲突。协调行车和天窗对线路通过能力的占用,能够优化铁路运力资源配置,提升列车服务质量和天窗作业效率。对动卧列车等线开行模式与分段矩形天窗的配合进行研究。考虑到车站夜间例行安排的维修施工,将天窗单元分类为“车站天窗”与“区间天窗”,二者组合构成维修调度命令中的天窗分段。采用整数规划方法构建动卧开行日列车运行图和维修天窗协调优化模型,最小化相邻天窗错位时间和列车总旅行时间,以减少天窗分段数量,更利于调度命令传达,作业灵活且安全地实施,同时保证动卧列车开行质量。运用图着色问题推论添加车站到发线能力约束以满足列车可用到发线数量的限制。代入京广高铁动卧列车案例,使用Gurobi实现求解。综合优化的运行图上,车站天窗和区间天窗构成11个天窗分段,比实际少13个,各维修工区管辖区段内的天窗计划更加简化;7对动卧列车的车站到发、区间运行均不与车站天窗、区间天窗冲突;列车的总旅行时间减少了173 min,列车停站次数由82次减少到66次。多组案例讨论了车站天窗、天窗错位、到发线数量等因素对列车等线位置和时间的影响。研究结果为进一步优化高铁动卧列... 相似文献
306.
差异沉降对扩建道路路面结构影响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软土地基扩建路基的沉降控制问题,运用有限单元法模拟计算了路基的差异沉降对路面的结构影响,提出工后沉降控制的标准值,并提出了考虑差异沉降的拓宽路面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307.
308.
为研究加纤沥青碎石封层在公路预防性养护工程中的应用,文中基于拉拔试验、渗水试验及构造深度试验,探究材料配比对加纤沥青碎石封层黏结性能、渗水性能、抗滑性能的影响,结合实际养护维修工程,通过跟踪调查构造深度、渗水系数对维修养护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乳化沥青用量对加纤沥青碎石封层拉拔强度、构造深度影响较大,纤维用量影响较小,3种材料最佳掺比为:乳化沥青1.6 kg/m2,碎石8 kg/m2,纤维80 g/m2。原路面经加纤沥青碎石封层养护1年后,路面构造深度在1.1~1.6 mm范围内,渗水系数均小于0.3 mL/min,实际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09.
310.
文章针对电驱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问题,基于人工智能(AI)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和研究。文章分析了电驱系统的市场需求与技术创新,分析了电驱系统的技术前景,从电机类型、控制策略、故障诊断等方面,探讨了未来技术发展和关键技术,并给出了基于AI的方法和建议。通过两个案例研究,介绍了基于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的两种电机控制系统,并进行了实验台测试,验证了系统性能和优势。文章还分析了基于AI的电驱系统的政策环境和标准制定,并预测了未来几年内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AI在未来电驱系统中的应用价值和发展潜力巨大,是未来技术发展的一个趋势,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工程师提供了一些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