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篇
  免费   11篇
公路运输   86篇
综合类   62篇
水路运输   19篇
铁路运输   49篇
综合运输   2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31.
一种垃圾车专用可编程控制器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垃圾车控制系统的需求,根据车载电气设备的应用特点,以开发一款成熟产品为目的,设计了一种专用的可编程控制器,用于对垃圾车液压系统进行控制.详述了设计思路及总体方案构成,并对设计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相似文献   
232.
结合抚顺草市(辽吉界)至南杂木高速公路中寨子隧道,介绍了棚洞结构的设计要点,对棚洞结构施工的全过程进行了弹塑性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棚洞结构既可满足洞口施工和运营期间的边坡安全要求,又有利于隧道洞口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相似文献   
233.
以数值计算作为分析手段,模拟研究了浅埋隧道全断面开挖引起地层损失的主要因素。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即使在软弱围岩条件下,调节或改善核心围岩的力学行为及其强度,可以维护掌子面的稳定性和控制掌子面及其前方地层发生的绝大部分地层损失;超前加固隧道拱部、边墙和仰拱围岩,主要是减小掌子面后方地层损失,在相同的加固条件下在地层位移控制方面,仰拱超前加固最好,其次为边墙超前加固,最后为拱部超前加固。影响隧道拱部、边墙和仰拱超前加固效应的主要因素有加固层的厚度和加固后加固层的力学行为。  相似文献   
234.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方圆约200万平方公里,被称为“地球第三极”。2001年6月,党中央发出了修建青藏铁路的号令后,滚滚人流涌向高原,浩浩铁马挺进“第三极”,好一幅威武雄壮的动人画卷。  相似文献   
235.
城市地铁区间隧道洞群开挖顺序优化分析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根据动态规划最优化原理,以地表沉降作为目标函数,建立城市地铁区间隧道洞群开挖顺序优化分析数学模型。针对深圳地铁大剧院站~科学馆站区间三连拱隧道工程,基于ANSYS软件平台进行隧道洞群开挖顺序的选优工作。计算初始位移场,根据假定和约束条件,进行隧道洞群分步开挖的自动排序,得出可能的顺序组合,以地表沉降值增量作为报酬函数,以累计的地表沉降量作为目标函数,对每个开挖阶段目标函数值进行比较分析,得到施工优化顺序。这种方法在选出了最优和次优路径的同时,从理论上证明了采用中洞法施工是科学的、合理的。  相似文献   
236.
李固华  高波 《桥梁建设》2006,(2):18-20,27
为提高混凝土耐海水腐蚀的性能,采用氯离子渗透、硫酸盐腐蚀、腐蚀干湿循环等试验方法来研究耐腐蚀外加剂的性能,并且对混凝土耐腐蚀外加剂的机理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耐腐蚀外加剂在试验测试中表现出优良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237.
采用FLAC3D软件,从土-结构相互作用模型出发,运用数值分析方法对某隧道洞口段进行了三维弹塑性分析,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到洞口是抗减震的薄弱环节,采用减震层的减震效果很好,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38.
结合公路隧道设计现状,以软件工程理论为指导,运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和ADO数据库访问技术,实现了公路隧道参数化设计,研发了公路隧道辅助设计系统。该系统提高了设计效率和质量,缩短了隧道设计周期,减轻了专业设计人员的劳动强度,加强了隧道设计的标准化。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数百座公路隧道,实践证明其运行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239.
刘强  王潇  陈浩  高波 《水运工程》2023,(11):59-64
现代煤炭码头对港口整体调度的服务水平与效率性要求不断提高。针对黄骅港煤炭堆场存在的卸车方案人工决策时间长、作业冲突和列车在港时间过长等问题,对黄骅港煤炭堆场卸车自动决策方法进行研究。通过考虑列车可拆分特征和设备流程串唯一性特征,以最小化列车等待时间和最大化匹配得分为目标,提出一种带有邻域搜索策略的新型解决方案,并通过邻域搜索策略提升算法的搜索效率。结果表明,新型解决方案的决策时间短于1 min,且其结果优于人工决策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