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60篇
综合类   20篇
水路运输   28篇
铁路运输   13篇
综合运输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近日,中国保监会发布《保险机构债券投资信用评级指引(试行)》,要求保险机构建立内部信用评级系统,评估债券等投资工具的信用风险,这是落实《关于加强保险资金风险管理的意见》的重要措施,标志着我国保险资金债券投资开始步入信用风险管理阶段。此措施使得我国保险机构对保险资金运用的风险管理进一步完善,从而使保险资金的运用更具安全性。这又一次体现了我国监管机构对保险资金运用安全性原则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2.
提高管理水平,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是高职学生管理工作者必须深入思考和认真对待的一个问题.而要做好这些工作,就要求高职管理人员及时更新管理理念、升级管理手段、提升自身素质,树立为学生服务意识,掌握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并能在实践中灵活应用,具备科学的沟通意识及协作精神.  相似文献   
123.
介绍一种在CATIA中进行客车内置式推拉侧窗玻璃的参数化三维设计方法,实现通过输入变量参数值快速得到目标模型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4.
为进一步研究高寒冻土区路基变形破坏演化过程,以漠北公路K6+200断面处的高温高含冰量冻土区路基和K8+200断面处的低温高含冰量冻土区路基为研究对象,在路基不同部位和路基下不同深度处土体埋设温度传感器和变形传感器,研究了高纬度、高寒冻土区不同冻土条件下路基实测温度和变形演化过程及其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温高含冰量冻土区,在公路建成2年后,路基下出现了明显的融化盘偏移现象,新建宽幅路基呈现出明显的横向不均匀变形特性,路基下形成了2个融化盘,其中一个明显向路基坡脚处偏移,左坡脚和路中冻土上限明显下降了3~4m,路基下原天然地表处沉降达4~9cm,而路肩处冻土上限基本保持稳定;在低温高含冰量冻土区,在保证一定路基高度的条件下,除了建成初期路基土体存在一定的变形(工后沉陷)外,由路基下多年冻土不均匀融化导致的变形很小,因此,在低温冻土区公路路基稳定性相对较好。可见,研究结论进一步阐释了高温冻土区路基、路面变形严重的成因,为高纬度、高寒冻土区路面结构抗融沉破坏设计和病害防治提供了参考,揭示了高温多年冻土区路基纵裂、沉陷等不均匀变形破坏的特征和成因,相比高温多年冻土区,在保证一定路基高度下低温多年冻土区路基具有相对良好的稳定性,这一结论对于高纬度、高寒冻土区不同冻土条件下冻土路基的设计及病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5.
钢管混凝土桥拱的质量控制与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娟 《上海公路》2006,(3):23-26
本文阐述了如何通过前期的模拟段试验来验证钢管混凝土优化的配合比并获取超声法、敲击法测试结合面质量和混凝土芯样强度的测试参数,以便较有把握地在工程应用段运用以超声法为主、敲击法为辅的方法来测试混凝土与钢管的结合面质量,最后用钻芯法来验证混凝土质量,以达到综合评价钢管混凝土质量和及时发现、修补质量问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6.
对高速公路工程项目材差的调整要素、调整方法以及对不同调整方法的选用提出了具体做法,对指导高速公路工程建设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7.
盾构在穿越桥梁等障碍物及河流时,施工难度高,风险大。南昌地铁1号线中山西路站—子固路站盾构区间段下穿抚河及横跨抚河的中山桥,因中山桥部分桩基深入盾构范围内,需要研究盾构穿越桥梁桩基的相应方案和技术措施。通过对拆桥重建、改线绕避以及基础托换三个方案优缺点的对比分析,最终选用拆桥重建作为盾构穿越方案。采用拆除既有桩基等障碍物,河道范围施作围堰排水,设置混凝土板抗浮,深层搅拌桩加固土体等综合措施;同时优选盾构机型及掘进模式,控制及调整掘进方向,适时注浆防护,使盾构机顺利穿越抚河。  相似文献   
128.
为解决高速铁路信号实训教学资源紧缺,而真实设备价格昂贵且维护成本高等问题,设计了一套基于虚实结合的高速铁路信号实训系统。室外为真实的信号设备,室内联锁、列控中心、调度集中系统等采用仿真程序代替,具备真实的工作场景、设备界面,既能利用仿真环境保障学员熟练掌握信号各子系统工作原理、实际操作,又能满足实物设备实训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9.
道岔作为关键的铁路信号设备,也是铁路线路三大薄弱环节之一,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列车的运行安全。传统的道岔检测方法过分依赖人工经验,检测效率低下,难以应对现有铁路运行中行车速度快、发车密度高等对道岔维护所带来的严峻挑战,并且现有道岔监测也存在监测项目不全面等问题。为满足工电融合需要,开发了一套基于混合模型的道岔综合监测系统,使用卷积神经网络自动进行特征提取,以获取道岔状态,充分发挥深度学习的自动特征提取优势;采用支持向量机和向量域的混合算法,对正常/故障数据进行分类和异常检测,从而提高故障检测的准确率。测试结果表明:与现有人工巡检方法相比,该系统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精准、实时的道岔故障预警,提高维护效率,有效减少人力成本且降低道岔病害的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