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5篇
  免费   37篇
公路运输   116篇
综合类   71篇
水路运输   65篇
铁路运输   149篇
综合运输   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21.
论述中小规模城市线网AFC系统的建设和发展,认为传统大城市AFC系统的建设模式存在着标准较高、资源利用不合理、灵活性差等问题,不适合于经济实力较弱、线网运营规模较小的中小规模城市。根据中小规模城市的线网规模和资源投入情况,分析线网AFC系统整体解决方案的要求,并从线网AFC系统资源共享、AFC系统架构比选、AFC系统互换性等多个角度提出线网AFC系统整体解决方案,以指导中小规模城市轨道交通AFC系统网络的建设与运营。  相似文献   
322.
为实现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能够具有较高的资源共享率以及较强的协调运营能力,首先对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中心各业务系统的通信需求进行分析,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获取各业务系统传输信息业务的种类以及业务容量的大小;然后,对综合通信网的组成与功能定位进行描述;最后,根据信息传输种类以及业务容量大小等因素确定综合通信网上层系统和控制中心业务系统等接入综合信息网的接口类型与相关通信协议。  相似文献   
323.
建立合理的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不仅能有效反应当前的运营安全水平,也可以为运营安全管理的发展提供引导作用。阐述城市轨道交通风险评价的构建目标和原则;从人员、设备设施、环境、管理4个方面对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风险的因素进行分析,基于车站、线路和线网3个层次的需求,建立多层次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对风险评价指标的选取及计算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24.
城市轨道交通的月度客流量兼具趋势增长性和季节波动性的二重趋势特性,其变化呈现出复杂的非线性组合特征。选取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ARIMA)模型对南京地铁2号线的月度进站客流量进行建模预测。针对月度客流量的季节波动特性,引入季节指数对原始客流数据进行季节调整,并利用经过变换后的客流数据进行模型的识别和定阶。将结果与未经季节指数调整的ARIMA模型预测结果对比分析可发现:基于季节指数的ARIMA模型预测各月度客流量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值比无季节指数调整的ARIMA模型的值小,且误差值小于5%,说明所提出的方法预测效果良好,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进站量的短期预测,从而为地铁运能运力调整以及运营计划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25.
针对目前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应急管理责任归属不明确的问题,引入责任矩阵法,对突发事件的"准备—预警—响应—善后"4个阶段的应急管理工作内容作了详细分解,明确各职能部门的应急管理职责。在此基础上,建立城市轨道交通应急管理责任矩阵,分析各部门的应急权责关系,并提出了各应急管理部门责任贡献度的计算方法。最后,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列车火灾事件进行案例分析,确定各部门的职责范围,为后期的绩效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26.
基于制动盘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开发了一种针对轴装制动盘的连接结构。根据某动车组车辆技术要求,对螺栓工作载荷进行了计算,并对螺栓连接进行了设计及校核。通过振动冲击试验及1∶1制动台架试验验证了连接结构的可靠性。提出的设计思路及试验方法可为制动盘及其他车辆制动部件的设计开发及试验验证提供有效的指导和依据。  相似文献   
327.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短时客流具有不确定性特征。分析了短时客流的准周期性,用云概念表示短时客流的特征,构建历史时间云、历史客流云、当前客流趋势云以及客流预测云,并建立时间云与客流云的关联规则,将时间云作为规则前件,客流预测云作为规则后件构建单条件多规则不确定性预测云模型。以南京地铁2号线15 min间隔的进站客流预测为例,将云模型与ARIMA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证明云模型应用于短时客流预测的有效性,从而为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短时客流预测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328.
为分析地铁列车运行引起岩石场地振动传递特性,选取青岛某地铁线路区间,对正常运营的地铁引起隧道及地面垂向振动进行同步测试分析.结果表明:1)隧道与地面振动主要集中在50~200 Hz,隧道200 Hz处的振动最为显著,地面60~80 Hz的振动最为显著.地面距离隧道中心线90 m范围内,振动呈波动衰减,在距离隧道中心线30 m与75 m处,存在2个振动放大区,相对于其前一测点,均在8~25 Hz与60~80 Hz频段有所放大;2)隧道壁至地面振动传递损失曲线均近似呈V型分布,高频段振动传递损失较低频段大,传递损失基本在20~25 Hz附近最小,大部分测点在此频段传递损失出现负值,说明此频段附近振动加速度从隧道壁传递至地面有放大现象;3)地铁列车运行引起青岛岩石场地振动传递特性与其他场地类别相比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性,测试结果可为青岛地铁后期线路规划对地面环境振动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29.
分析了ZPW-2000客专轨道电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一起性质特殊的故障,进一步弄清了冗余设备的工作原理,为日常设备维护、故障处理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330.
为解决车站安检设备信息孤岛、实现安检设备信息化管理、及时处置现场安检紧急事件,从功能设计、架构设计、信息平台架构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提出城市轨道交通安检集成系统设计方案。同时,将安检集成系统设计方案应用到工程实践中,通过搭建安检局域网、安检信息平台,将车站安检设备状态、安检人员、安检事件等信息实时上传至安检信息平台,从而实现安检的信息化、数字化管理。安检集成系统的建设有助于提升车站安检水平、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应急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