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9篇
  免费   11篇
公路运输   158篇
综合类   120篇
水路运输   109篇
铁路运输   107篇
综合运输   1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201.
202.
随着CAM技术在客车钢结构生产中的应用,传统的工艺分析方式被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代替,工作效率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203.
204.
在线性二自由度车辆模型的基础上,以PID控制、模糊逻辑控制理论为基础,运用不同的控制策略,基于直接横摆力矩控制方法,利用Simulink设计了车辆操纵稳定性控制器,进行了控制效果的仿真分析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单独控制质心侧偏角、以及对质心侧偏角和横摆角速度进行联合控制,控制效果要优于单独的横摆角速度控制;模糊逻辑控制具有较强的鲁棒性而PID控制具有较强的应用性。  相似文献   
205.
基于多体动力学理论,利用UM建立了跨坐式单轨车辆动力学模型.在轨道参数和车辆运行速度不变的情况下,仿真分析了不同水平轮垂向刚度下的单轨车辆曲线通过性能评价指标.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在水平轮垂向刚度变化范围内,车体振动加速度和平稳性指标均满足国家相关标准要求,且评定等级均达优;随着水平轮垂向刚度的增大,车辆的曲线通过性能明显转好,但车辆的平稳性指标和振动加速度却逐渐增大,使乘客乘坐舒适度有所下降;当水平轮垂向刚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车辆的曲线通过性能受其影响变小.  相似文献   
206.
刘红日  王保通 《铁道车辆》2012,50(3):15-17,5
根据欧盟对货车噪声的要求,进行了车辆结构降噪设计,并进行了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207.
陈维通  曾京  黄彩虹 《铁道车辆》2012,50(11):1-6,9
首先利用悬臂梁模型验证了压电作动器对梁体弹性振动的控制效果,然后针对实车结构研究了采用压电作动器结合最优控制策略降低车体垂向一阶弯曲振动、改善车辆运行平稳性的效果。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压电作动器安装在车体中部,通过优化控制参数能明显地抑制车体一阶垂向弯曲振动,并显著改善车辆垂向运行平稳性。  相似文献   
208.
对地铁列车DC 110V信号线接收电路的抗干扰设计进行了分析,并对几种DC 110V负线接地方法进行了研究,指出了各种接地方法的优缺点,推荐了一种较好的负线接地方法,并提出了DC 110 V屏蔽电缆屏蔽层的接地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09.
为提高既有六四式铁路军用梁的承载能力,使其适应高速、重载铁路的抢修需求,以24 m跨单层六四梁为研究对象,提出5种平面内的预应力加固方案,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加固方案和预应力大小对结构承载能力和整体刚度影响的变化规律,并与未加固的钢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直接布索的加固方案1~3不能有效提升钢梁的承载能力,但可提升钢梁整体刚度;布索和撑杆结合的加固方案4、5可有效提升承载能力,且对整体刚度的提升明显优于直接布索的加固方案;布索和撑杆结合的加固方案中,单撑杆方案对承载能力的提升略优,双撑杆方案对整体刚度的提升略优;加固方案可能对局部杆件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10.
介绍了出口伊拉克带平砟功能石砟漏斗车的技术参数、特点、主要结构、有限元计算及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