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78篇
  免费   152篇
公路运输   2686篇
综合类   1298篇
水路运输   1329篇
铁路运输   1212篇
综合运输   305篇
  2024年   75篇
  2023年   128篇
  2022年   163篇
  2021年   151篇
  2020年   155篇
  2019年   206篇
  2018年   176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110篇
  2014年   341篇
  2013年   226篇
  2012年   253篇
  2011年   300篇
  2010年   226篇
  2009年   295篇
  2008年   319篇
  2007年   316篇
  2006年   257篇
  2005年   242篇
  2004年   252篇
  2003年   256篇
  2002年   186篇
  2001年   172篇
  2000年   203篇
  1999年   233篇
  1998年   189篇
  1997年   197篇
  1996年   186篇
  1995年   149篇
  1994年   167篇
  1993年   135篇
  1992年   104篇
  1991年   88篇
  1990年   72篇
  1989年   84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7篇
  1976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73.
基于油液监测的船舶柴油机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连续监测收集的油液光谱数据为依据,提出了基于统计过程控制(SPC)的船舶柴油机故障预测方法,将主要磨损元素的质量浓度梯度作为质量特性指标,运用SPC技术对各质量特性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此船舶柴油机可能存在异常因素而导致磨损状态处在统计控制之外,需要查找故障的根源;并基于上述获得的油液监测数据,利用投影寻踪(PP)方法对此船舶柴油机整机性能退化程度进行了综合评定,制定了相应的评判标准.  相似文献   
74.
挖泥船疏浚施工引起的悬浮物对周围水域环境具有危害。选取链斗式挖泥船为研究对象,开展疏浚引起的悬浮物扩散规律研究。开展现场观测,得到了挖泥船正常作业时在流向和流速接近稳定的潮流作用下悬浮物扩散情况。基于泥沙对流扩散方程,利用现场观测数据,得到了该型挖泥船正常疏浚作业时引起的悬浮物扩散水深平均表达式,可方便、快捷地进行悬浮物扩散范围及其浓度的估算。在此基础上,对该型链斗式挖泥船在天津港施工可能引起的悬浮物扩散范围进行讨论,得到了悬浮物扩散的规律。  相似文献   
75.
高速动车组谱系化技术研究平台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我国未来一个时期经济发展支柱,而高速动车组是拉动国内经济发展和走向国际市场的领军产品,高速动车组技术平台是设计、制造动车组的技术保障,本文结合国际高速动车组装备技术的发展趋势,依据需求多样化、设计制造一体化、技术体系可定制化、标准体系国际化的发展方向,提出未来高速动车组产品谱系化类型及关键技术,通过谱系化技术研究,构建高速动车组设计制造一体化平台.  相似文献   
76.
提出了一种基于区段两端零模电流值乘积积分的高速铁路电力贯通线故障定位方法.该方法借助现有铁路远动系统,仅需要每个区段终端FTU上的零序电流值,即可快速准确定位故障区段.数字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受故障距离、配变负载及过渡电阻的影响,且对FTU数据采集的采样率和同步性有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77.
对于一个高效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而言,预测客户成长性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本文尝试根据新旅客的短期历史出行数据对其未来价值成长性进行预测.为了克服新旅客历史出行记录稀少而导致无法准确预测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旅客社交网络的预测方法.首先根据旅客历史出行记录构建旅客同行网络;然后分另lj从旅客个体和旅客关系的角度构建多种分类特征,用来进行旅客成长性预测;最后提出了一种结合个体预测与关系预测的组合预测模型,以达到准确预测的目的.在某航空公司的真实数据集上进行实验,证明了本文提出的方法对民航新旅客未来价值成长性的推断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8.
将多航站楼资源共享和航空公司时隙可互换作为前提,建立多方(机场、航空公司和旅客)最小延误费用原则,采用混合集合规划(MSP)进行建模与求解.该模型不仅能保证多航站楼停机位资源的有效共享,而且能充分优化油耗成本以及航班波扰动引起的旅客中转等待成本.实例表明,文中所提出的指派算法能有效地解决多航站楼模式下的机位实时分配问题.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人类胚胎期大脑额叶、脑室区(ventricular zone,VZ)/脑室下区(subventricular zone,SVZ)以及海马内星形胶质细胞的分布规律及形态特征。方法将收集的引产胎儿按胎龄分为4组:911周,1411周,1416周,2216周,2224周和3224周和3236周。切取额叶、VZ/SVZ和海马部位的脑组织,固定后制作冰冻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观察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阳性细胞的分布及形态。通过GFAP和nestin免疫荧光双标染色剔除GFAP阳性的神经干细胞。结果 1在皮质,936周。切取额叶、VZ/SVZ和海马部位的脑组织,固定后制作冰冻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观察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阳性细胞的分布及形态。通过GFAP和nestin免疫荧光双标染色剔除GFAP阳性的神经干细胞。结果 1在皮质,911周时GFAP阳性细胞主要位于VZ、SVZ和中间带(intermediate zone,IZ)内;1411周时GFAP阳性细胞主要位于VZ、SVZ和中间带(intermediate zone,IZ)内;1416周时其位于VZ最内层、IZ和分子层(marginal zone,MZ)内;2216周时其位于VZ最内层、IZ和分子层(marginal zone,MZ)内;2224周时皮层、髓质、IZ、SVZ和VZ最内层均有GFAP阳性细胞,髓质中的GFAP阳性细胞免疫反应强烈,胞体浓染,突起围绕胞体向四周伸展,具有典型纤维型星形胶质细胞的特征;3224周时皮层、髓质、IZ、SVZ和VZ最内层均有GFAP阳性细胞,髓质中的GFAP阳性细胞免疫反应强烈,胞体浓染,突起围绕胞体向四周伸展,具有典型纤维型星形胶质细胞的特征;3236周时GFAP阳性细胞的分布模式类似于2236周时GFAP阳性细胞的分布模式类似于2224周,髓质中的阳性细胞数量增加。2在海马,924周,髓质中的阳性细胞数量增加。2在海马,916周期间GFAP免疫反应程度较弱,主要分布在海马伞、VZ和MZ;22周后GFAP免疫反应程度增强,数量增多,分布范围逐渐扩大。3实验各组额叶VZ、SVZ以及海马的海马伞、VZ均有GFAP和nestin免疫荧光双标阳性细胞存在。结论在人胚胎发育后期端脑星形胶质出现并逐渐增多、分布广泛并趋于成熟。  相似文献   
80.
High resolution structural studies of DNA and DNA binding proteins by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AFM) require well-bound samples on suitably flat substrates. Adsorbing the DNA onto a positively charged supported lipid bilayer has previously been shown to be a potentially effective strategy for structural studies with AFM. Here, using our home-built frequency-modulation AFM (FM-AFM), we show that these bilayer substrates are only maximally effective for high resolution AFM when the samples are short, linear DNA, compared with circular plasmid DNA. We find that, with the former sample, the measured width of the DNA is about 2 nm, the known DNA diameter, and there is a clear height modulation along the length of the DNA with a periodicity of about 3.4 nm, in excellent agreement with the known pitch of the double helix. This sample preparation strategy is expected to enable higher resolution studies of DNA and DNA binding proteins with FM-AFM than that can presently be achiev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