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4篇
综合类   14篇
铁路运输   1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研究新兴的人行玻璃悬索桥的动力特性,以某景区人行悬索桥为工程背景,利用Midas Civil 2019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在经过主缆找形、风缆找形、合并找形得到的成桥模型上通过多重Rite向量法进行了人行玻璃悬索桥的自振特性研究;然后用控制变量法从主缆直径、加劲梁布置形式、风缆预拉力及约束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参数动力分...  相似文献   
22.
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体系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桥梁的体系可靠度与基本构件的可靠度是不同的,二者之间的差异随桥梁跨径、主梁间距和主粱数量而变化。而且,作为整个体系,失效模式有很多,若体系中部分构件失效,剩余梁则会发生荷载重分布,而荷载重分布对公路钢筋混凝土梁的可靠性分析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3.
为了研究波形钢腹板曲线结合梁的弯扭效应,基于波形钢腹板的特点,综合考虑曲率影响、截面剪力滞效应、波形腹板剪切效应、扭转和畸变效应,采用能量变分法推导了波形钢腹板简支曲线结合梁在弯扭作用下的控制微分方程,采用伽辽金法求解得到了其弯扭效应的解析解,并对曲线半径和圆心角进行了参数分析。随曲线半径的增大,波形钢腹板简支曲线结合梁的跨中挠度、扭转角、畸变角和剪力滞附加弯矩均增大,但扭弯应力比减小;随圆心角的增大,跨中挠度、扭转角和畸变角均增大,剪力滞附加弯矩基本不变,扭弯应力比则线性增加。说明曲线半径的减小和圆心角的增大,可使波形钢腹板简支曲线结合梁的扭转效应增强,弯曲特性减弱,圆心角和曲线半径是表征其弯扭效应的两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4.
明石海峡大桥的监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明石海峡大桥采用的一些新技术。为防止主缆腐蚀,发明了一种干燥气体注入系统,可在主缆的保护层内保持足够低的相对湿度。为抑制吊杆的风致振动。采用了一种空气动力装置,其作用在强台风期间得到了验证。采用全球定位系统测量仪记录加劲梁的位移。分析比较了实桥梁体位移和设计值与风速和温度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桥梁的健康能进行更为精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25.
桥梁的体系可靠度与基本构件的可靠度是不同的,二者之间的差异随桥梁跨径、主梁间距和主梁数量而变化.而且,作为整个体系,失效模式有很多,若体系中部分构件失效,剩余梁则会发生荷载重分布,而荷载重分布对公路钢筋混凝土梁的可靠性分析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6.
针对莲沱大桥面部分的钢筋混凝土梁式构件,分别计算了正截面弯极限状态和 面极限状态的可靠指标和失效概率,并采用窄界限范围估计法对件的整体失效概率进行了估算,给出了体系可靠指标值。  相似文献   
27.
既有桥梁承载力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结了目前针对既有桥梁承载力进行评估的各种方法及优缺点,认为其中以可靠度理论为基础的评估方法能考虑到实际荷载和抗力的各种不定性,可以更为科学和客观地对既有桥梁的承载能力及剩余使用寿命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28.
考虑主缆振动的悬索桥三维颤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悬索桥颤振分析中通常忽略作用在主缆上的自激力。在系统颤振运动方程中同时纳入作用在主梁与主缆上自激力的贡献,研究主缆振动对总索桥颤振稳定性的影响。以某悬索桥设计方案为工程背景,对该桥主梁架设阶段和成桥状态分别进行了三维颤振分析。与传统仅考虑作用在主梁上自激力的颤振分析结果相比,考虑主缆振动后计算所得系统颤振临界风速将会提高,且对主梁早期架设阶段影响较大,对后期架设阶段以及成桥状态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9.
利用ANSYS软件对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取客运专线的“标准ZK活载”作为列车荷载,分析了面板-U肋-横梁三者交叉处、U肋-横梁连接处及横梁开孔圆弧处的局部应力.分析结果表明:桥面板的应力主要集中在U肋、横梁、桥面板三者相交的部位;沿U肋一周有明显的应力集中;横梁开孔处为整个桥面板中局部应力水平较高的位置,...  相似文献   
30.
对用于提速后钢筋混凝土梁疲劳寿命估算的等效等幅应力幅法和极限损伤度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在极限损伤度法中考虑了钢筋混凝土梁疲劳抗力随时间下降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