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6篇
  免费   8篇
公路运输   147篇
综合类   81篇
水路运输   95篇
铁路运输   89篇
综合运输   1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浅埋暗挖隧道施工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地下水的处理。某隧道工程实施了洞外管井降水,效果显著,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为同类地铁隧道施工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经验数据。该技术值得在富含水地质条件下城市地铁隧道施工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2.
结合西藏地区国道318线日拉段试验路,通过理论研究和实验分析,提出天然级配砂砾基层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及控制技术,总结施工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并在试验路证明其实用性。  相似文献   
33.
乌江思林枢纽已建与Ⅳ级航道相适应的通航建筑物不能满足按Ⅲ级航道规划的年过坝货运量要求,拟建思林二线通航建筑物。针对拟建的通航建筑物设计方案引航道口门区及连接段通航水流条件较差的问题,进行正态物理模型研究。采用水流试验、流场实时测量与自航遥控船模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工况条件下通航建筑物上、下游引航道口门区及连接段通航水流条件和船模操控,通过方案优化比选,得出口门区最优方案布置和适航流量,结论是口门区最优方案为本文修改方案3布置形式,口门区最大通航流量建议采用1 793.8 m3/s,解决了该通航建筑物口门区通航的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34.
结合1999年交通部在我省进行的农村公路发展规划调研情况,根据我省县乡村公路发展状况和一些具体做法、经验,分析了县乡村公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思路及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35.
随着目前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加快,各类交通道路的建设也在快速的发展着,高速公路作为我国最主要的交通要道,其工程项目的开展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但是,就目前来说,在我国高速公路的施工过程中,时常会遇到路基换填的问题。因此,本文将就我国在高速公路路基换填技术进行分析,以期能够对我国高速公路路基换填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36.
针对模具和板料间接触力在结构分析中进行映射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节点进行映射的新方法,此方法要求成形分析中的模具和结构分析中的模具工作面具有相同的网格和节点号,将成形分析得到的节点接触力直接施加到结构分析中的模具节点上,避免了不同网格间插值、映射造成的误差。本文基于T形件成形将此方法和通常使用的hyperworks映射方法进行对比,发现本方法得到的载荷分布以及应力分布更合理,能对模具结构优化等提供更好的支持。  相似文献   
37.
高浓度化工有机废水处理工艺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铁碳微电解一高效复合微生物对于化工有机废水的处理效果.通过试验,经过铁碳微电解预处理以后,B/C比由0.13提高至0.32,酸度有所下降.进水ODD在4000~5000mg/L时,经过铁碳微电解-高效复合微生物,出水COD低于100mg/L,进水NH3-N在80~100mg/L时,出水低于15mg/L.  相似文献   
38.
厦IXG953Ⅲ装载机转弯半径小,机动灵活,适应狭小场地的作业要求。它采用了功率为162kw的涡轮增压柴油机,动力性能好,扭矩储备大。改进型超越离合器及进口关键轴承使双变系统更可靠。铝制板翘式变矩器、液压油及优化进出风道设计,确保整机热平衡。全液压同轴流量放大转向系统使转向更加灵活,操作更加方便。  相似文献   
39.
以京沪高速为背景,对中高速列车共线运行仿真问题进行探讨。分别建立单列车运行模型和多列车共线运行模型。单列车运行模型全面考虑了列车物理特性、线路条件、列车受力情况以及运行控制过程。多列车模型在上述基础上,附加了共线运行不同速度列车间的相互影响,对列车间距控制和避让进行了重点考虑,研究多列车共线运行时的列车间距控制策略和避让策略。用VisualC 6 0进行了中高速列车共线运行的软件实现。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软件能较好模拟多列车共线运行情况,可作为列车调度系统中负责列车运行模拟的子系统。  相似文献   
40.
通过对轨道交通经济属性的系统阐述,来探讨作为共产品的轨道交通的供给模式。深入分析了WTO背景下政府职能转变及其与轨道交通系统体制创新的关系。对政府是否一定要成为轨道交通的投资主体,轨道交通投资主体是否要计划折旧等问题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