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10篇
综合类   30篇
水路运输   4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根据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重大件设备的运输要求,对水富港重大件专用码头的航道条件、港址选择、装卸工艺、平面布置及水工结构等进行可行性研究。该码头所在岸坡较缓、水位变幅和水边线摆动均较大,采用浮吊装卸工艺和顺岸斜坡码头,解决了重大件运输水陆转运的装卸问题,可作为类似工程的参考。  相似文献   
62.
大型水工模型存在大库容,大滞后等特点,在实际应用中采用流量——水位双回路控制设计,在控制算法上根据水位控制和流量控制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优化算法,大大改善了控制系统的静态和动态指标,从而保证大型水工物理模型试验的质量.  相似文献   
63.
针对非恒定流水力模型流量检测控制系统中被控对象的纯滞后性质,介绍了如何应用Smith预估控制算法,来有效克服纯滞后对控制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提高系统控制的静态和动态品质。  相似文献   
64.
介绍了空箱单体结构在船闸工程中的设计、应用以及对软弱地基进行处理的方法与施工情况  相似文献   
65.
闸墙长廊道侧支孔输水系统广泛应用于中水头船闸,研究支孔出流特性对改善闸室水流条件具有重要意义。建立了船闸闸墙长廊道侧支孔整体输水系统三维紊流数学模型,采用动网格技术及用户自定义二次开发(UDF)模拟平面输水阀门开启过程,利用物模实测的闸室水位、输水流量验证数学模型,分析船闸灌水过程中侧支孔流态、流速及流量分配随输水时间的动态变化规律。研究表明:侧支孔的流速、流量、射流长度随输水时间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上下游支孔间的流速差异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66.
通过模型试验得出三峡成库后乌江河口段泥沙累积性淤积,河床普遍淤高,将对该河段的航道、港口等带来极不为利的影响,经采取整治措施后,减少了泥沙淤积、缩小边滩、稳定航槽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7.
乐山港位于老木孔水利枢纽库区河段,该段河床及水流条件复杂。为确保工程建设后航道畅通、港口正常使用,在定床模型基础上进行动床河工模型试验,以研究成库后泥沙冲淤演变及相应通航水流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水库运行初期库区河床淤积较快,随着水库运用年限的增长,淤积速率逐渐放慢,至水库运用20a,库区河床冲淤尚未达到平衡状态;重点淤积部位在老江坝尾至坝址河段左右两岸边滩疏浚区,老江坝右汊及涌澌江口附近;水库运用20a,河床发生淤积,但库区航道尺度(航深、航宽、弯道半径)仍大于岷江三级航道标准,通航水流条件(流速、比降、流态)满足流量10 000 m3/s以下船舶的通航要求。  相似文献   
68.
针对向家坝重大件码头拟采用的三种不同卸船方式拟定平台车三个荷载工况,分别建立其有限元模型.应力和变形数值计算的结果显示工况三为最不利荷载工况.通过是否设置加劲板的应力、变形对比分析,表明加劲板对于提高结构整体刚度、减小受力和控制变形起到极为有效的作用.提出加劲板间隔布置的优化方案,建立优化模型并进行计算分析,其应力和变形均在规范允许值范围内,满足安全性和经济性的要求,验证了优化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9.
70.
利用多重网格技术及VOF方法,在恒定流情况下,对侧墙长廊道单明沟、双明沟及三明沟消能工充水过程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分析和比较各型式明沟的剩余比能、动能及流场分布,综合评判各型式明沟消能工的消能特性。研究结果表明,3种明沟型式比较,三明沟布置消能效果最优,单明沟和双明沟各项消能指标较接近,但双明沟消能条件下,其布置更为灵活,消能空间更大,水流分布亦较单明沟更为均匀,尤其是在减小闸室内横向水流对船舶的作用力方面较单明沟型式优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