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5篇
公路运输   62篇
综合类   14篇
水路运输   20篇
铁路运输   16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张维  邓勇 《现代隧道技术》2012,49(3):154-160
根据南京地铁越江隧道的环境、工程及水文地质情况,分析了大断面盾构掘进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风险及其后果;针对不同的风险提出了不同的预防措施,以及事故发生后的处理措施。通过这种掘进前的风险预判与处理措施的提前拟定,可以预防和减少掘进中安全质量事故的发生,同时对于后续工程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2.
为进一步提高驾驶风格识别准确率并降低传统监督学习所需大量人工标记带来的时间成本,基于半监督学习三协同训练(Tri-Training)方法对驾驶员驾驶风格进行识别.对驾驶员真实驾驶产生的长时序数据进行数据清洗、工况识别、特征提取,并通过专家系统进行标记后使用Tri-Training算法进行训练,建立驾驶风格识别模型,通过...  相似文献   
43.
张维 《汽车与配件》2003,(27):13-15
一、产销情况分析 2003年1~5月份国内柴油机企业共21家,完成生产481857台,同比增长8.98%,销售473506台,同比增长9.78%,柴油机的产销率为98.27%;柴油机排名前五家的企业为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东风汽车公司、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昆明云内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扬州柴油机有限责任公司,这五家共完成生产柴油机362631台,占总产量的75.26%,比去年同期的79.7%减少4.4个百分点,市场集中度略有下降。 2003年1~5月份的柴油发动机占发动机市场比重的29.8%,比去年同期  相似文献   
44.
45.
文章针对船舶冷却系统的海水管道的主要失效原因——电化学腐蚀,以冷却系统中海水管道为研究对象,利用ANSYS软件分析了流速、腐蚀区域尺寸对含有电化学腐蚀的海水管道的剩余强度的影响,利用Origin得到各影响因素与最大等效应力的关系曲线图,计算了管道在各腐蚀深度下的失效压力,并选取经验公式对管道的剩余寿命进行预测,为管道的换管周期的确定提供一定的依据。结果表明,腐蚀深度和轴向长度对管道剩余强度的影响效果较为明显,在腐蚀深度达到管壁壁厚的40%时以及腐蚀轴向长度达到3.5 cm时,管道的等效应力变化速率非常快,因此,在对管道的日常检测维护中,应着重注意腐蚀的深度和轴向发展,以确保管道的正常运行,使船舶冷却水系统正常换热,从而保障船舶动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46.
文章基于对船舶核动力装置汽水分离再热器(MSR)功能及任务剖面的分析,建立了其物理模型,即基本可靠性框图和任务可靠性框图,并采用普通概率法得到可靠性数学模型。通过相关标准得到再热器组件的基本故障率,利用故障率预计法对其工作故障率进行预计,并采用评分预计法得到其他部件的故障率,依据建立的模型对汽水分离再热器进行可靠性预计。  相似文献   
47.
综合应用钢花管及袖阀管的灌浆工艺,采用了砂浆、水泥浆等复合浆液配方,有效地处理了含有不同充填物的溶(土)洞,为桩基在岩溶发育地区的应用提供了保证,施工中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48.
文章通过对规范公式、断面物理模型及三维物理模型试验结果的对比,对STEM波作用下护面块体的稳定性进行验证,分析失稳原因,提出加强稳定性的措施。通过不同手段得到结果的对比,三维模型试验对表现复杂波浪对结构物的影响效果较好,得到的结果远大于公式计算和断面模型试验结果,可以有效保证工程安全。  相似文献   
49.
介绍了一种基于BOOST拓扑电路的铁路机车专用110V/10kW放电机。主要从其电路拓扑结构、参数选择、控制系统的设计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最后给出了试验波形。  相似文献   
50.
针对某车型怠速工况车内噪声偏大且耳压感强烈的问题,以模态试验测试与怠速工况频谱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问题识别,发现后背门一阶模态频率与发动机二阶频率相近是引起车内噪声偏大且有耳压感的原因。对比调整后背门限位装置压缩量前后驾驶员右耳处噪声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车内噪声降低,耳压感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