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6篇
综合类   8篇
水路运输   1篇
铁路运输   1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定量评价山区公路纵坡路段驾驶舒适度,本文以云南省文都二级公路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车试验开展驾驶负荷研究.首先,分析上、下坡路段坡度、坡长、加(减)速度指标对驾驶负荷影响程度,运用多元回归建立驾驶负荷模型;其次,利用心率增长率的第50、85分位值划分驾驶舒适度,结合所建模型对驾驶舒适度进行阈值分析,确定不同驾驶舒适程度对应坡度、加(减)速度区间范围;最后,对模型及阈值划分合理性进行分析验证.结果表明,坡度、加 (减)速度对纵坡路段驾驶负荷皆为显著变量,而坡长与驾驶负荷仅存在弱相关性.本文模型有效,阈值划分合理,可为低等级公路驾驶负荷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定量评价山区公路纵坡路段驾驶舒适度,本文以云南省文都二级公路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车试验开展驾驶负荷研究.首先,分析上、下坡路段坡度、坡长、加(减)速度指标对驾驶负荷影响程度,运用多元回归建立驾驶负荷模型;其次,利用心率增长率的第50、85分位值划分驾驶舒适度,结合所建模型对驾驶舒适度进行阈值分析,确定不同驾驶舒适程度对应坡度、加(减)速度区间范围;最后,对模型及阈值划分合理性进行分析验证.结果表明,坡度、加 (减)速度对纵坡路段驾驶负荷皆为显著变量,而坡长与驾驶负荷仅存在弱相关性.本文模型有效,阈值划分合理,可为低等级公路驾驶负荷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14.
通过对装置样品管束进行局部取样检测分析,得到了高含硫净化装置水冷换热器腐蚀机理;通过分析电化学腐蚀、点腐蚀的形成原因,以及循环水系统中影响水冷却器管束腐蚀的因素,提出了高含硫净化装置水冷却器防腐措施:采用黏泥剥离,改善循环水的水质情况;对设备定期进行化学清洗,除去其表面的黏泥及污垢,减缓电化学腐蚀的发生速率。实践表明:采用该防腐措施,设备的腐蚀速率得到明显控制,为高含硫净化装置水冷却器腐蚀控制和下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为了有效地激励港口之间实现联盟,实现港口联盟成员的共赢,考虑各港口在合作中的贡献及所承担的风险,根据互惠互利原则、贡献收益相匹配原则和风险收益相匹配原则,构建一个基于合作博弈的港口收益分配的非线性规划模型,通过具体算例对模型进行了应用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由收益分配模型得到的各个港口的收益均高于各个港口单独经营所得到的收益,各个港口的收益之和等于3个港口联盟体所得到的总收益,因此,规划模型能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并实现经济效益的合理分配.  相似文献   
16.
张苏 《隧道建设》2007,27(3):75-78
上海某地铁盾构隧道穿越上海第三大河白莲泾,白莲泾防汛墙基础为钢筋混凝土方桩结构、桩基伸入隧道内,盾构通过前须处理桩基。为保证防汛安全和满足盾构穿越要求,先在防汛墙外侧施做砖结构临时防汛墙,然后拆除盾构穿越区域的防汛墙,利用船载起重机拔除影响桩基,在桩孔中灌砂并采用搅拌桩加固扰动地层,在原桩位置打入短桩代替原来的方桩,凿除上部50cm混凝土保留钢筋和基础连接形成整体结构。恢复上部墙体结构,在等强后盾构穿越。  相似文献   
17.
轨道结构的减振降噪措施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从城市轨道交通噪声源和产生机理入手,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减振降噪网络图,提出了轨道结构方面减振降噪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城市路网区域信号控制下的交通子区划分及交通拥塞疏导优化问题,明确交通拥 塞控制子区划分影响因素并建立相邻交叉口关联度模型,将拥塞控制区域划分为“疏散区”“平衡 区”。考虑“疏散区”“平衡区”不同的优化目标构建城市路网交通拥塞疏导优化双层规划模型,并 以昆明市部分城市路网作为实验对象,通过仿真将实际控制方案与本文模型计算方案的控制效 果进行对比,以此验证模型的适用性和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除两个方案的平均停车次数优化 效果一般以外,其他控制效果指标均具有很大的优化提升,其中车辆平均延误时间降低了7.7 s, 重度拥塞里程比例下降了10.1%,路网车辆占有率下降了14.1%。综上可知,本文的疏导优化模 型控制可快速疏导和有效缓解交通拥塞,模型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可为路网交通拥塞分区治理及 疏导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城市交通拥塞因子风险传播特性,提升拥塞风险控制能力,依据昆明市路网拥塞实际调查数据,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风险影响因子间的相关性,构建交通拥塞因子风险复杂网络。通过软件gephi0.9.2计算复杂网络各指标,验证网络的可行性和适用性。计算网络节点的相关指标进而引入网络节点重要度 k 的概念,据此将网络节点划分为核心节点、一般节点和边缘节点,同时引入直接免疫率 ρ 共同构建风险传播模型。对筛选出的核心节点进行直接免疫控制,免疫概率 ρ 分别取0.028,0.056,0.112后计算分析可知,免疫概率 ρ 取值基本与感染节点峰值比例值成反比。结果显示,识别出网络中重要度较大的节点并进行免疫控制后,交通拥塞因子风险的传播规模和传播速率将得到较好控制,对现实生活中治理城市道路路网交通拥塞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