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75篇
综合类   89篇
水路运输   38篇
铁路运输   32篇
综合运输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2009年4月20日,法国巴黎维勒班展览中心,三一集团最新研制下线的有着“世界最长臂架泵车”美誉的72m臂架泵车展现在世人面前,让全世界分享三一源于对人类品质巅峰追求的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102.
基于灰色关联模型原理,选择厦门海底隧道为实例,以海底隧道主要寿命影响因素(包括衬砌结构表面氯离子浓度、钢筋开始锈蚀时其表面氯离子临界浓度、混凝土扩散系数和钢筋保护层厚度)为子序列、以结构寿命为母序列、以极差法为数据转化方法、以关联度为评价准则,对各因素的敏感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衬砌表面氯离子浓度和临界浓度对海底隧道寿命影响最为敏感、混凝土扩散系数和结构保护层厚度影响程度略小。  相似文献   
103.
张莉  王瑛璞  臧杰 《交通标准化》2009,(15):189-191
寒地乙醇汽油车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滴水问题,通过试验给出冬季和春季排气管的滴水量和排气管内温度临界点的变化情况.提出可以在排气管出口安装接水装置和对排气管进行改造两种方式对水分进行控制,这有利于乙醇汽油的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4.
该文通过对动态交通设施研究分析,采取拓宽瓶颈路段、改善主要交叉口、修建地下车行系统分担地面交通流、科学组织单向交通等综合改造措施,增大路网通行能力,均衡交通量分布。通过对静态交通设施研究分析,采取有限度地增加停车位,借项目开发建设和人防工程改造的机会,充分利用地下空间,构建解放碑地下停车系统;繁华市区外围结合轨道交通枢纽建设停车场,倡导公交出行方式;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先进的诱导设施以及对停车收费进行差别化管理等措施,达到综合改善车行交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5.
论述了国内外公交优先的研究现状,系统地阐述了信号控制交叉口公交优先分形几何控制技术。采用视频控制技术对主干道上的公交车流进行控制。应用这种新的理论可以减少公交车辆在交叉口处的延误。消除再次排队现象。  相似文献   
106.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由于其具有受力简单、形式简洁、外表美观、抗扭刚度大、建成后的桥梁养护工作量小及噪声小等优点,是国内外高速铁路使用的常规梁型。主要针对太中线阳石小东川特大桥54.9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的设计概况、梁部结构设计技术问题、全桥动力仿真分析及施工工艺等进行简要介绍。通过对本桥的设计,为今后大跨度铁路预应力简支结构的设计积累了有益的经验,可供今后类似桥梁设计时借鉴。  相似文献   
107.
在Lorenz系统及Liu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三维连续自治系统,简述了该系统的基本动力学特征,根据Routh-Hurwitz准则,重点讨论了系统平衡点的稳定性.采用线性状态反馈控制证明了达到预期控制目标反馈控制参数的选取范围,数值仿真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8.
阐述了汽车尾气CO浓度分布理论在汽车排放控制研究中的意义及应用前景,并综述了国内外汽车排放控制理论研究的概况。提出了用气固两项流场微分方程研究汽车排放CO浓度分布理论的研究方法,并用来确定我国轿车排放CO气体浓度梯度变化的数学规律和分析人员在与轿车不同距离下对人体危害定量标准的确定理论,研究分布对大气污染的程度的定量分析。该研究为其它车型和其它排放污染物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也为研制控制排放污染装置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9.
本文结合作者施工经验,综合分析了沥青混合料的拌和以及技术对比结果,对传统的施工造成的污染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节能环保策略,以供广大公路施工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10.
城市轨道交通智能综合监控系统体系结构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智能综合监控系统具有全线各系统综合监控、不同工况下各系统联动、信息高度共享和系统自主决策等特征。从数据流和控制流角度出发,提出系统的3层体系架构,即综合决策层、车站决策层和现场控制层。综合决策层负责监控全线范围内的系统,制订全线的综合决策,并与外部系统进行数据和信息交互。中央级综合监控中心具有控制、报警和画面显示等等功能。车站决策层负责监控本站范围内的各监控子系统,并协调各子系统的联动功能,提供车站级的决策。车站级综合监控中心具有实时信息采集、维护监控和报警处理等功能。现场控制层分为面向服务类、运营类和安全类等3类系统,包括6个子系统。系统的关键部分是信息共享平台和网络通信平台。构建信息共享平台的关键技术包括:数据源接口、信息融合、数据挖掘和信息发布等技术。网络通信平台的关键技术主要是目前通用的SDH,ATM等标准通信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