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9篇
综合类   5篇
水路运输   7篇
铁路运输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快速攻击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当时,在吉普上装上机枪便构成了最简单的快速攻击车,这种车辆在战斗中表现出了高机动性和灵活的特点。20世纪60年代末期美国西部兴起的沙漠赛车运动促进了快速攻击车的发展,此后,美军装备的快速攻击车一直引领着该类军车的发展潮流,各种类型的快速攻击车陆续涌现。  相似文献   
12.
车用发动机曲轴扭振与整车传动系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使曲轴系统扭转振动计算能准确地反映出发动机装入载货车后扭振情况,应正建立曲轴系统扭转振动计算数学模型和力学模型,对CA1150PK2L2T型载货车伟动系统扭转振动进行当量系统的转化和计算,利用汽车传动系统扭振计算程度对CA1150PK212T型载货汽车传动系进行了扭转振动计算。  相似文献   
13.
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状况及前景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混合动汽车的基本概念,叙述了国外、国内在混合动力汽车方面的发展状况,对混合动力汽车的前景进行了展望,提出了发展混合动力汽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对于龙门起重机,当跨度在16.5m时,由自重载荷引起的挠度比移动载荷引起的挠度增加速度要快得多,下挠对使用不利,特别是起重小车带载移动时会由于小车自重及主梁自重产生的主梁下挠而产生爬坡或溜车现象,这不但使起重机小车运行机构驱动系统不能正常工作,还容易出事故,为了消除主梁下挠的不利影响,主梁应在制造时设预制上拱,以补偿主梁自重及小车自重载荷引起的挠度。本文运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某40t-45m长悬臂龙门起重机整机结构进行有限元计算分析,通过计算各种工况,得到主梁的下挠度,验证了斜拉杆的竖直向上分力对主梁预拱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海上搜救行动中,从事故发生直至救援力量到达,不可避免有一定的时间间隔,期间在海流、波浪、海面风等海洋环境要素的作用下,遇险人员的位置随时间而不断变化,因此导致遇险人员的位置与救援力量应到达的位置存在差异。救援力量难以准确预判需要搜寻的遇险目标的确切位置,此时个人救生设备的配置和性能对提高搜救效率有重要的影响。然而,目前商船配置的个人救生装备在人员搜救中起的作用有限。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主体地位和人权意识逐步增强,海上人命安全和人命救助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发展精确定位的个人海上救生装备非常必要。AIS信标具有精确定位功能,且该信息能显示在有AIS显示功能的雷达图像、电子海图上,可大大提高海上遇险人员的获救几率。  相似文献   
16.
<正>0引言在大风浪天气下,船舶由于稳性不够极有可能出现翻扣等险情,一般发生在渔船、小货船等小型船舶,鲜有大型船舶。翻扣船露出水面部分较少,且部分小型船舶是非钢质船体,雷达波不易反射,对其跟踪困难,尤其在夜间,目标丢失后就无法判断其是沉没还是漂浮,影响过往船舶安全,对救助船本身的安全也形成较大威胁。因此,在救助翻扣船中确保准确的跟踪定位对保障周围船舶和自身安全有重要意义。1 翻扣船标记方法海上搜救设备,如雷达、探照灯、光电跟踪  相似文献   
17.
正0引言海上拖带救助无人抛锚船舶,一般的操作方法是派人登上难船带缆、接拖,拖船拖带。传统接拖过程繁琐,费时费力。为解决接拖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笔者多次尝试使用主拖缆连接短缆加三爪锚拖带难船锚链的方法,均顺利完成海上拖带试验。这是一种全新的拖带无人抛锚船舶的操作方法,希望给拖带救助海上无人抛锚船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一新建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的荷载试验方法,并通过对其试验结果进行的整理和分析,评定了该桥的承载能力和实际工作状况,同时又检验了工程施工质量,为评价设计的可靠和合理性以及竣工鉴定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9.
20.
中重型柴油机扩缸前后缸套变形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降低缸套壁厚可以在保持发动机紧凑性的同时提高排量,而缸套变形是限制许用厚度的主要瓶颈,针对这一问题,选择缸套壁厚和材料作为变量,缸套变形圆柱度和傅里叶展开系数作为评判指标,研究了薄壁湿式气缸套的可行性。通过对某型柴油机进行有限元分析,发现缸套壁厚从8.25 mm 降低到6.25 mm 后缸套变形明显变大,而改用钢质材料后缸套变形与原机相当,证明了通过降低缸套壁厚同时采用弹性模量更高的材料是一种可行的扩缸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