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12篇
公路运输   128篇
综合类   45篇
铁路运输   1篇
综合运输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出行时间价值最大熵分布估计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使用时间价值数据拟合其统计分布的精度,将最大熵原理分别与低阶(≤6)经典矩和概率加权矩相结合,建立了时间价值低阶经典矩与概率加权矩统计分布函数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在大样本量下,利用经典矩与概率加权矩对参数估计的精度相当,在小样本量下(<30),采用概率加权矩估计参数的相对误差在10%~35%之间,而采用经典矩估计参数的相对误差在20%~80%之间。可见利用概率加权矩克服了经典矩模型在小样本量下参数估计的大偏差问题,且利用其可以准确地预测交通方式分担率与分析交通定价政策对交通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2.
李林  徐建闽  卢凯 《交通与计算机》2009,27(3):64-67,73
基于最大绿波带的设计理念,利用干道协调控制中的时距分析方法,建立了一种改进的进口单独放行方式下干道双向绿波协调控制数解法。这一算法能够解决干道中存在双周期、三周期交叉口的问题,使得多周期交叉口存在下依然可以进行双向绿波协调控制,扩大了进口单独放行方式下干道双向绿波协调控制数解法的适用范围。最后给出了算例分析,运用微观仿真软件Vissim对通过算法得到的控制方案进行模拟,仿真结果表明这一方法能够显著的改善延误和停车次数。  相似文献   
113.
针对干道信号协调控制中控制策略及其控制优化参数设置上存在的问题,考虑到智能控制中Sugeno模糊推理所具有的复杂系统动态性能表达能力和神经网络控制方法所具有的学习能力,结合两者的优势建立了1种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交通信号协调控制模型,实现对绿信比与相位差的优化,使用微观交通仿真软件Vissim对干线交通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更为有效地减小平均车辆延误。  相似文献   
114.
基于改进型蚁群算法的车辆导航路径规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车辆路径规划问题(VLD)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VLD的数学模型以及适用于求解VLD的蚁群算法。详细分析了蚁群算法的参数对算法收敛速度和计算结果精确度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能够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和全局搜索能力的参数自适应调整的策略,并对原有基本蚁群算法进行了改进。随后进行了仿真试验,根据所得仿真结果将改进蚁群算法与基本蚁群算法从全局收敛能力、计算稳定性以及计算速度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比较,结论表明改进蚁群算法各方面均优于基本蚁群算法,证明了改进算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5.
为提高车型识别的准确率,提出信号处理的方法:首先采用快速小波变换抽取原始曲线的近似轮廓,从而削弱了噪声等细节信息的干扰,并实现2^n倍的数据压缩;其次利用五点三次滤波器对上一步获得的近似曲线进行平滑,使得离散信号更接近于真实的连续信号;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峰值时间差的强鲁棒性车长检测方法;最后,根据形态匹配的要求,采用Akima插值法进行信号尺度的归一化处理。车型识别试验采用观测点的实测数据,并将结果与其他文献进行比较,说明所提出的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6.
为了便于信号控制策略的实施,针对路网中不同状态的交叉口,考虑子区内交叉口的同质性和关联性,提出了基于不同拥挤程度的路网动态分区方法.首先考虑相邻交叉口的交通关联度和相似度,建立了路网动态分区模型;然后结合谱图理论设计了动态分区算法,根据特征向量元素,对路段、交叉口的拥堵程度进行划分;最后提出了动态子区划分评价准则.算例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既能有效地保证相关性较强的交叉口划入同一子区,又使得各子区内部路段的拥堵程度比较均衡,有利于各种不同拥挤程度的子区信号控制方案的选择和实施,对于交通信号控制方案的设计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7.
城际ITS共用信息平台互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经济发展和交通需求的推动下,建设智能交通系统及其共用信息平台成为我国各大、中城市发展交通的方向。现已有十个城市先后被列为国家ITS示范试点城市,将逐步建立各自的ITS共用信息平台。但各个城市的共用信息平台只能实现对其城市内部信息的组织和管理,而临近的城市组成的城市群往往形成一个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的整体,其中各城市信息综合管理和交流的需求将逐步扩大,而这些是分散的共用信息平台无法完成的。本文将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广州、深圳和中山三个ITS示范试点城市为背景,提出城际ITS共用信息平台互联的思想,针对其各自ITS系…  相似文献   
118.
城市道路交通紧急救援系统可以现有的路政、交警、消防、医疗等社会资源为基础,形成全天候运转紧急救援实体,配备训练有素的救援人员和必要的设备、车辆等,并制定出总体的和具体的救援组织实施方案。紧急救援系  相似文献   
119.
高速道路建设和运载技术的发展,使得跨区域交通活动不断增长.交通标志是出行者了解道路信息的基本途径,在交通运输活动中发挥着必不可少的指引作用.地名信息的使用越来越频繁,然而交通标志的内容设置规范和标志管理信息化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妨碍了道路信息的传达和标志的指引功能.以广州市环城高速公路交通标志的调查为基础,根据现行设计标准,总结了主要的常见问题以及改善建议,并提出了实行必要的信息化管理手段以有助于交通标志信息的统一管理和及时更新.  相似文献   
120.
为减少右转机动车与过街行人之间的冲突,提出了设置右转专用相位的控制方法。首先利用交通冲突技术分析了无右转专用相位时右转机动车与行人的冲突情况,并计算了不同情况下右转机动车穿越行人、行人穿越机动车的临界穿越间隙,提出穿越概率;其次提出了基于总延误时间最小的右转专用相位设置条件;再次利用交通流理论分析了有无右转专用相位两种情况下右转机动车以及行人的延误时间模型;最后,以一典型十字信号交叉口为例,运用延误模型,比较了不同流量下有无右转专用相位两种情况的总延误,并给出了不同流量的情况下设置右转专用相位的临界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