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18篇
综合类   34篇
水路运输   30篇
铁路运输   23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1.
以扩展的修正剑桥模型为土体的本构关系,在土体与支护之间采用接触加摩擦的处理方法,本文采用二维平面有限元法对上海地铁M8线延吉中路站深基坑进行模拟计算并与实测结果作对比分析。计算和实测结果的比较表明,选取合理的本构模型与计算参数,有限元法可以较好地模拟软土深基坑的实际施工工况,能够取得比较符合实际的结果。  相似文献   
52.
草原公路线形诱导标志在指示曲线路段道路线形变化、诱导驾驶员视线、缓解视觉单调感、提高行车安全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选取草原公路不同曲线路段,利用眼动仪采集7名驾驶员的眼动指标,筛选得到5名驾驶员的能清晰描述眼动变化规律的有效数据,并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筛选眼动响应敏感指标,得出不同因素对驾驶员眼动指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瞳孔直径对是否存在线形诱导标志、驾驶员性别响应敏感;扫视幅度对线形诱导标志设置位置响应敏感.不存在线形诱导标志时,驾驶员的平均瞳孔直径大于存在线形诱导标志时驾驶员的平均瞳孔直径0.09 mm;而存在线形诱导标志时,驾驶员的瞳孔直径变化幅度较大,平均变化率相差近0.5%.线形诱导标志设置在道路左侧时,驾驶员扫视幅度幅值较大,相比线形诱导标志设置在道路右侧时驾驶员的扫视幅度高2.59°,平均变化率相差1.3%.女性驾驶员在线形诱导标志引导路段的平均瞳孔直径比男性驾驶员大近0.25 mm,瞳孔直径变化幅度明显,平均变化率相差0.7%.   相似文献   
53.
戚善才 《世界海运》2005,28(1):37-39
配备足够的适任船员是保征船舶适航的重要务件。针对方便旗船舶配员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WTCW95公钓的有关规定,提出了加强方便旗船舶配员监督的具体措施和建议,旨在不断改进我们的PSC检查工作。  相似文献   
54.
重型载货车的结构都由前/后围、左/右侧围、地板、顶盖、车门等模块组成,不同的载货车只是在具体细节结构、外部造型、尺寸大小等方面作具体相异设计,所以重型载货车的主要焊装工艺是一致的。本文对重型载货车焊装工艺规划中需要关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5.
水火弯板的简化计算—水火弯板研究(一)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提供了一个基于实验曲线回归分析的简化计算方法,可以分析在空冷、正面水冷和反面水冷三种情况下水火弯板的变形状态。  相似文献   
56.
《驾驶园》编辑部: 我是贵刊的忠实读者,下面这件事使我无法理解,写信反映给你们并望得到帮助.  相似文献   
57.
结合一个具体的工程项目 ,就遥感技术应用于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时的技术路线、技术方法进行了阐述 ,并重点介绍了工程区内断裂的研究结果 ,对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8.
59.
60.
针对永磁直线同步电机驱动系统没有机械阻尼、抗扰动性能差的缺点,为了抑制参数及负载变化对控制系统影响,采用扰动观测器进行补偿,该观测器能较好地补偿参数及负载在小范围内的变化,但不能有效地处理过大参数变化量.为了加大永磁直线同步电机驱动系统在参数变化和负载干扰时的控制性能,提出以递归神经网络作为补偿器来取代扰动观测器.仿真表明,当系统参数动态变化或受到负载变化的影响时,利用递归神经网络来在线动态地调整网络的参数,系统仍将具有很好的动静态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