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4篇
公路运输   21篇
综合类   27篇
水路运输   15篇
铁路运输   4篇
综合运输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郭丹  王斌  唐凯  吕世明  沈才华  许修亮 《公路》2021,66(12):98-106
在与现有航道相邻的双排六桩群桩基础的T构桥桩基础附近进行航道的升级改造工程,航道开挖将对桩基使用带来不利影响.不同工况和桩土摩擦系数条件下的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表明,当采用土体内摩擦角计算的摩擦系数扩大1.5倍时,墩顶水平位移减小25%,竖向位移减小10%,而桩基轴力增加22%,弯矩减小24%,这与侧壁阻力反算的摩擦系数结果接近.结合数值模拟分析和桥梁实际运行条件,推荐采用根据侧壁阻力反算桩土摩擦系数的方法.同时,不同的荷载施加顺序对模拟结果具有影响.为考虑应力历史的影响,推荐采用桥桩施工全流程数值模拟的方法,对航道开挖引起的桩基变形规律进行分析,并建议在后期设计施工中加强现场监测.  相似文献   
52.
介绍了路面模量的反算法,并对各算法的特点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53.
为了提高居民出行健康,建立了评估出行者采用不同出行方式时的PM人体摄入量估算方法体系.使用PM检测仪采集各出行方式(步行、自行车、公交、出租车、地铁)不同交通空间(包括车厢、站台、人行道等出行者在出行过程中身处的周围环境空间)的PM浓度,建立了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PM浓度与影响因素的关系模型,并考虑出行个体心率指标的变化...  相似文献   
54.
半刚性沥青路面在我国高速公路路面中应用广泛,但由于沥青面层与半刚性基层的层间变形协调性差,易产生较大的层间剪应力而引起沥青面层的剪切破坏。文章基于弹性层状体系理论,采用BISAR3.0软件分析了材料回弹模量、泊松比、行车荷载、层间结合状态等因素对沥青面层和半刚性基层层间最大剪应力、压应力的影响,并总结出各因素影响下的应力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55.
为提升干线道路整体的车流运行效率,建立了一种优化设置排阵式预信号的干线交通信号协调控制系统配时方案的双层模型,并提出对应求解算法;双层模型的上层模型为主信号间相位差优化模型,采用遍历搜索算法优化主信号各交叉口间的相位差;下层模型是以通过车辆数、车均延误为优化目标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建立了多目标花朵授粉算法(FPA)对其求解;双层模型中的交通参数通过冲击波建模进行关联,通过上下层模型的迭代求得参数的最优解;以设置排阵式预信号后3个连续交叉口为研究对象,应用提出模型优化高、低2种交通需求下的干线道路交通信号协调配时方案,通过SUMO软件测试所选方案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该双层模型能够优化设置排阵式预信号的干线交通信号协调配时方案,与传统干线信号协调控制方案相比,提出方法的配时方案在高、低交通需求下系统通过车辆数可分别增加16%~35%与8%~17%,延误分别降低7%~17%与2%~16%;相较于粒子群优化(PSO)算法与二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FPA达到指定精度要求的迭代次数分别减少13和24次。通过仿真结果可知,所提出模型可进一步提升高需求状况下道路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56.
为解决传统弹塑性力学理论在计算时未考虑实际围岩卸载时的扩容效应导致的位移设计值预测误差较大的问题,通过考虑不同应力状态下围岩损伤扩容系数的不同,建立圆形隧洞开挖松弛位移的分层总和法理论计算方法,提出以洞壁处围岩损伤扩容状态为控制值的围岩开挖位移预警值计算方法。结合分水江引水隧洞工程实例,对不同围岩级别、不同埋深、洞壁围岩的不同扩容效应(即不同支护状态)时圆形隧洞开挖后洞壁围岩位移变化规律进行分析,提出以圆形隧洞为基础的围岩预警值理论计算经验公式。由实际应用结果表明: 考虑扩容效应的围压位移分层总和法计算值比弹塑性理论计算值大3倍以上,计算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57.
基于流变理论,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应用EDP弹塑性模型和西原正夫蠕变模型进行模拟分析,研究地下通道回填后时间效应对土体及结构物的变形规律。结果表明:基坑回填完成后,随着基坑支护距离的增大,地表Z向位移逐渐减小,主体上部结构最大X向位移变化不大,约为0.09 mm。土体沉降和上部结构沉降随时间变化规律基本相同,都表现为最大沉降越来越大,变化速率开始很快,随后越来越慢,最后趋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58.
依托沈阳-大连高速公路多年路况普查测定的大量数据,依据可靠性数学的基本理论并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编制了分析程序,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使用性能各参数的概率分布模型、变异水平以及演化规律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分析,并得到许多重要结论,可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性能评价预测、可靠性分析以及相关理论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59.
首先简单介绍磁极线圈的制作、极间连线的质量对发电机的寿命和可靠性的影响。接着介绍极间连线的原有结构、受力分析和优缺点。然后介绍极间连线的结构改进和优缺点。最后建议可采用改进后的极间连线结构,避免极间连线因自身的制造缺陷和机械振动等原因造成的断落,提高极间连线的可靠性,消除一个造成机破的重大质量隐患。  相似文献   
60.
根据江苏省某高速公路隧道位于卵砾石土层斜坡中,并具有浅埋、大跨扁平的特点,结合现场大型剪切试验获得软砾石层剪切强度参数,采用弹塑性非线性有限元法模拟分析了其开挖和支护的全过程。现场试验显示其C为46.2 kPa,比规范规定的Ⅱ类围岩最小值50 kPa还小。通过分析其施工特点,为监控量测优化及有效指导施工控制提供了依据。最后计算预测值与实测值对比显示其计算结果较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