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7篇
  免费   22篇
公路运输   166篇
综合类   107篇
水路运输   103篇
铁路运输   88篇
综合运输   1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现有关于风帆船的研究大多针对帆型的优化,而对风帆助航船阻力特性的研究相对较少.文中以风帆助航船的阻力预报为研究背景,利用数值模拟软件STAR CCM+,对风帆船的阻力特性进行模拟研究.首先,选取椭圆弧形风帆,利用重叠网格技术模拟计算出不同风向、不同几何攻角下的风帆受力情况.然后,将帆与船作为一个整体,应用VOF方法对不同风向、不同漂角下风帆船的阻力性能进行预报.在研究中得到了不同风向下获得较好助推性能所对应的几何攻角;发现了船舶阻力随漂角的增大而增大,且增大的幅度越来越大;得出了该风帆船在设计航速下,通过风帆角度的调整可使阻力减少23.3%.  相似文献   
22.
沥青这种有机胶凝材料,在一定的时间、温度条件下,其自身具有愈合能力,同理沥青混合料在一定的时间和温度条件下亦具有愈合特性,但其自愈合效果仅能在最佳环境条件下达到理想状态。为了研究沥青混合料的愈合影响因子,探索最佳愈合条件,提高路面养护过程中沥青混合料的自愈合能力,选取常用的沥青路面表面层SBS改性沥青混合料为研究对象,采用控制应变的小梁四点弯曲疲劳破坏-愈合-疲劳破坏试验,对沥青混合料破坏愈合前后的疲劳寿命进行了对比研究,同时采取了愈合后的疲劳寿命恢复百分率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多因素多水平正交试验,对不同愈合时间、愈合温度以及应变条件下沥青混合料的自愈合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于SBS沥青混合料,愈合温度和愈合时间均与沥青混合料的疲劳寿命恢复率呈正相关,但愈合温度不能超过沥青胶结料的软化点,否则影响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而应变大小与疲劳寿命恢复率呈反比关系,随着应变的增大,沥青混合料的疲劳寿命恢复率减小;愈合温度对沥青混合料的自愈合效果影响最为显著,愈合时间影响次之,应变大小影响最小;对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其最佳愈合条件是温度60℃,愈合时间6 h,应变1 000με。因此,在路面养护过程中,较高温度和控制交通量及超荷载条件可有效提高沥青路面自愈合能力。  相似文献   
23.
结合渤海近海口软基处理工程,对水泥改良海相淤泥质软黏土(即水泥土)分别在不同水泥掺量、不同龄期和不同养护条件下进行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随着养护龄期和水泥掺入比的增加而增加;无侧限抗压强度增长速率随着养护龄期的增大而减小;标准养护条件下的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略低于自然养护条件的强度。  相似文献   
24.
根据中国南海某油气田开发项目的工况环境及应用要求,对某型卧式水下采油树关键部件——树本体制造过程中的主要技术难点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措施。在此基础上,通过自主研发完成国产化试制,并按相关标准进行性能及功能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工艺质量完全满足设计性能及功能要求。  相似文献   
25.
1405年,满载2.7万余人的庞大船队,郑和下西洋从太仓刘家港出发—— 1996年,中国远洋运输集团(以下简称"中远")进军江苏省太仓,沉寂近六百年的"郑和下西洋起锚地"太仓港,至此结束"无港之港"境况,成为太仓经济建设的一方热土.  相似文献   
26.
铸铁件在现代汽车中的位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支德瑜 《汽车工程》2001,23(6):369-374,395
铸铁是汽车四项主要构造材料之一,其重量份额一般居第二位,仅次于钢,而高于铝和塑料。铸铁具有资源、价格和铸造、切削工艺优势。铸铁技术开发已取得了重要进展,不断发展高强度品种,在摩擦磨损领域有优异的表现,此外在吸振性、密度、刚性、对温度的适应性和抗氧化起皮性能上,对各竞争材料有这一点或那一点的优势,能适应某种汽车零件的特定服役要求, 成为优选材料。本文分析若干汽车铸铁件应用实例和提出开发的潜力。  相似文献   
27.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新一代军车对人机交互性要求进一步提高。文章中的多功能枪架机构利用铰链机构的原理,通过对快速锁紧机构的简单操作,实现03式自动步枪或95式自动步枪的存取功能。枪夹上支架布置在驾驶室B柱上,枪座布置在地板上。借用主副驾驶室安全带安装孔,保证枪夹支架固定牢靠条件下,不影响驾驶室内其它装备的使用功能。解决部队个性化加装需求。  相似文献   
28.
张恒一  曲焕春 《水运管理》1999,(7):24-26,23
山东省筑港总公司是一家具有近50年施工经验的建筑企业,具有国家航务工程一级资质和公路工程、工民建工程二级资质,拥有年产值2亿元以上的施工能力,主要承担沿海港口、船坞、滑道、内河通航建筑物等水运工程及桥梁、公路、工业与民用建筑等工程的施工建设。经过几十...  相似文献   
29.
缩短高速公路隧道异常事件的发现时间,提高安全应急响应效率,研究多种人工监控方式下隧道异常事件发现时间分布规律,首先建立了人工监控系统基础随机模型;其次,考虑执行监控任务时的人因可靠度问题,对模型加以改进并提出了表征人员状态、工作环境等因素的修正系数;继而基于蒙特卡洛方法给出模型求解方法;最后,以陕西省某高速公路特长隧道监控系统为例,通过计算获得了异常事件发现时间期望值与分布规律,比较了多种监控管理方式下的时间期望值与分布的差异。结果表明:异常事件发生后,随着时间延长,发现异常事件的概率持续增大;单人监控与多工作人员重叠监控情况下的时间期望值与分布差异不大,而采用多个工作人员分别监控的方式能有效地将发现异常事件的期望时间由1.96 min缩短至1.17 min,将保证能发现异常事件的时间由6.6 min缩短至3.0 min;人员状态与工作环境越差,则事件发现期望时间越长,当修正参数在3.0至10.0之间内变化时,发现事件期望时间增至16.80 min;工作环境与人员状态对发现异常事件至关重要。最后,论文讨论了模拟结果对于事件处置与应急救援工作的意义。  相似文献   
30.
支浩迪 《路基工程》2014,(1):117-120
在桩基桥墩基底摇摆隔震中,提出一种增加柔性耗能防撞装置设计方案。当罕遇地震发生时,桥墩在与基础分离处发生摇摆,与设计的防撞装置发生碰撞,延长了系统的撞击时间,使撞击力下降。利用多个钢绳柔性防撞圈同期作用的动态有限元方法建立模型,对防护围刚度分三种情况进行讨论,发现在撞击防撞装置的过程中,前期为部分防撞圈发挥作用,后期为全部防撞圈发挥作用,且“同期作用历时”越短越好。分析结果表明,降低防撞构件的初始刚度,可延迟最大撞击时间,同时可减小最大的撞击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