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7篇
  免费   22篇
公路运输   166篇
综合类   107篇
水路运输   103篇
铁路运输   88篇
综合运输   1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为减少由车辆阻塞或碰撞桥洞引起的交通事故,设计了适应不同路况需求的智能限高警报系统。采用激光技术对车辆高度进行超高检测,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通过单片机对检测信号集中处理并无线传输,超高车辆接收警报信号后改变路线避免事故。智能限高警报器有效警示驾驶员注意货车高度,大幅度减少卡桥、撞桥交通安全事故。  相似文献   
72.
本文提供了一个高速客车迫导转向架的方案,并对此建立了横向动力学模型,研究高速客车迫导向转向架的稳态曲线通过性能及横向稳定性。本文探讨了该转向架对高速线曲线半径的要求,对迫导向机构参数的合理选择选择作分析。  相似文献   
73.
本文讨论桥梁高墩的气动弹性模型与一般高耸结构的不同之处,给出了此类模型的全部相似准 则和进行模型设计与数据处理时所用的比例因子。   相似文献   
74.
目的 探讨明胶涂层支架介导肝素局部给药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体外通过同位素标记的肝素测量涂层支架吸附肝素的量及峰时间 ;动物实验将家犬分两组 ,对照组植入裸支架 (n=1 2 ) ,实验组植入肝素涂层支架 (n=1 0 ) ,于 1、4周两个时间点观察血栓的发生情况。结果 明胶涂层支架吸附肝素的量随肝素浓度的增加亦增加 ,且最大吸附时间在 30 min左右 ;动物实验证明肝素涂层支架可预防冠状动脉内支架内血栓形成。结论 明胶涂层支架介导的局部肝素给药疗效好、方法简洁有效 ,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75.
该文通过系统调研中国和美国桥梁养护相关规范,从钢桥检查、损伤评定、维修与加固3方面对比分析钢桥养护相关规定,总结现有桥梁养护规范中钢桥部分的可借鉴之处,对于完善钢桥养护技术标准、提高养护技术水平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6.
为实现地铁交流供电系统无功平衡,以广州地铁18号线为例根据线路拓扑结构,分析造成无功过剩的原因,计算该线路供电系统的无功水平,考虑线路中无功补偿装置的补偿容量和补偿方式等因素,提出基于枚举法和粒子群算法的供电系统无功补偿方法,给出无功补偿策略。结合地铁18号线的线路数据进行仿真,结果表明,通过以上方法提出的无功补偿策略可使供电系统无功得到较好的平衡。  相似文献   
77.
针对近年来多次出现的普速铁路道岔护轨位置脱轨问题,研究了脱轨过程与机理,分析了目前护轨间隔、翼轨间隔限值与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在全国范围内选取19个车站、124组道岔开展了系统的现场试验研究,探讨了护轨间隔、翼轨间隔限值的优化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道岔护轨位置脱轨的主要原因为车轮冲击护轨开口段导致护轨螺栓松动、护轨低头、顶部磨耗,最终造成车轮爬上护轨脱轨;现场养护维修中,护轨、翼轨间隔分布较离散,合格率较低,为68.97%~73.83%;目前的翼轨间隔限值安全裕量较大,可适当放松,为现场维修提供方便;与同号码复式交分道岔相比,单开道岔护轨开口段轮轨冲击概率略小;随着道岔号码的增大,护轨开口段冲击概率呈减小趋势;目前的护轨间隔限值设置可将车轮冲击直向护轨以及侧向护轨跟端开口段的概率控制在12%以内,但并不能有效防止侧向护轨趾端开口段的轮轨冲击,概率仍高达53.85%~75.00%;实际养护维修过程中,建议将护轨间隔限值修改为1 365 mm,可满足大部分主型道岔的需求,有效减少和避免护轨趾端开口段的轮轨冲击。  相似文献   
78.
巨爱焕 《水上消防》2023,(16):127-129
黄河上游地区常常受到地质灾害的威胁,如山地滑坡、泥石流等,对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构成巨大威胁。本文首先概述了黄河上游的地理特征和地质灾害类型,然后分析了地质灾害对地区的影响。接着,本文对地质灾害应急救援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本文提出了一系列策略,包括加强地质灾害隐患识别和风险评价、完善地质灾害专群及加强监测预警机制等。这些策略旨在全面提高地质灾害应急救援能力,以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9.
根据坝式路堤设计的库容特性,考虑库区蓄水、存水损失、泄洪需要,运用蓄水增量法,对坝式路堤涵洞及附属泄洪设施设计进行了水文分析,给出了坝式路堤涵洞及附属泄洪设施免建、缓建或与坝式路堤同期建设方案的确定方法,得到了坝式路堤具有蓄水坝功能的年限计算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干旱、半干旱地区坝式路堤涵洞及附属泄洪设施的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0.
为研究驾驶人行驶通过特长隧道环境中的心理负荷变化特性,选取2座典型特长隧道进行实车试验,采集驾驶人实时心电信号,以心率和心率变异性指标分析为基础,通过数据挖掘构建了基于因子分析的心理负荷计算模型,采用心率变异性频域分析结果对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心率变异性指标在计算心理负荷时比心率指标具有更高的效度和信度,驾驶人在距离隧道入口较远处和距离隧道出口较近时负荷较大;在隧道路段和普通高速路段,熟悉试验道路的驾驶人平均心理负荷小于不熟悉试验道路的驾驶人;被试在隧道路段的平均心理负荷大小依次为入口段、出口段、行车段,熟练驾驶人心理负荷在特长隧道入口前300 m至前180 m范围受到的影响最为明显;非熟练驾驶人心理负荷在入口前300 m至入口后240 m范围受到的影响最为明显。上述结果说明:在隧道出、入口段,尤其是入口段驾驶人负荷过高,也是造成事故数量多的主要原因之一;熟悉道路条件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驾驶人心理负荷;普通高速路段虽然行车环境较好,但运行车速过高也会造成驾驶人负荷增加。熟练驾驶人心理负荷在隧道入口前升高,而非熟练驾驶人心理负荷在进入隧道后仍保持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