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篇
  免费   5篇
公路运输   105篇
综合类   36篇
水路运输   83篇
铁路运输   12篇
综合运输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为研究不同条件下架空线路耐张线夹温度分布情况,构建了基于耐张线夹简化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并在600 A工频交流电流和不同接触电阻比的条件下,进行了耐张线夹电磁-热耦合有限元仿真,最终得到耐张线夹的三维温度场分布. 仿真结果显示:在正常情况下,耐张线夹引流板处的温度最低;在线夹不同部位接触电阻增大的情况下,引流板处接触电阻的增大对线夹整体温度升高的影响最大,而线夹本体压接处接触电阻的增大对线夹温升影响最小,同时线夹温度升高也会制约架空线路导线载流量. 最后通过线夹电阻测量试验和温升试验验证仿真的准确性,误差约为2.3%.   相似文献   
102.
传统换道模型中,把前后临界空隙作为参数固定数值,忽视了车辆和车道间的动态交互作用等因素.从分子动力学角度,系统考虑跟驰需求安全特性,从动态的需求安全距离角度研究车辆在“跟驰-换道-跟驰”过程中的行驶状态转换.确保在换道完成时,换道车辆和目标车道后车能以需求安全距离进行跟车行驶,建立了模拟分子动力学的期望安全间距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分子动力学特性模型可以把跟驰行为和换道行为很好地结合起来.研究成果为分析车辆运行交互特性,车辆可变限速技术,自适应巡航控制技术等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3.
通过经改良的平整度仪的实际测量得到了路面不平度数据,将所测得的频域信号转化为位移信号后,采用经验模态分解去均势项和小波硬阈值去噪等方法对数据进行了预处理。再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功率谱密度曲线,并用倍频程的平滑滤波法得到了平均功率谱密度曲线。然后运用谐波叠加法重构了A级路面谱并将其与实测路谱进行对比,最后用特征参数提取法评价所测路段的路面等级,并在分析和处理所有测量路段后,基于统计结果对整个林场的路面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试验方法可行,所测区域路面整体水平较好,大部分集中在A级和B级,整体路面不平度在B级以上。  相似文献   
104.
构建了舰载火箭炮火力系统的射击效力模型,讨论了单发火箭弹和火力系统射击效力的有关问题,探讨了毁伤面积达到一定程度所需的火力系统的数量。计算结果表明,舰艇适宜加装舰载火箭炮火力系统,而不宜只加装多个独立的舰载火箭炮。  相似文献   
105.
106.
107.
研究了雁门关公路隧道进口塌方的特征,分析了它的形成、发展规律,着重研究了该断层在不同构造应力场的作用下,所产生的不同期次、不同性质的构造运动的特征,并由此推断出该断层对隧道施工可能造成的影响,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8.
109.
针对视频序列图像目标车辆跟踪中经常因场景光照变化、目标旋转、遮挡等因素导致丢失问题,提出了基于颜色自适应的改进CamShift算法;通过建立凸函数组合模型,利用多目标规划最优求解算法获取自适应颜色识别最佳组合,提高了算法抗干扰能力;利用目标倾角预测识别目标发生形变和旋转,构造多变量状态信息预测目标发生遮挡和瞬间消失,并通过IIR滤波器快速预测目标在下一时刻的运动方式。实验表明,本算法跟踪精度高,鲁棒性强。  相似文献   
110.
曲志庆 《世界海运》2013,36(1):38-40
针对"XX"轮雾中漂航时发生的碰撞事故,分析发生碰撞的原因,依据公司体系文件规定和《避碰规则》相关条款,探讨船舶驾驶人员在加强航海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如何发挥驾驶台团队作用,改正航海上习惯性的错误做法,以确保船舶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