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46篇
综合类   12篇
水路运输   31篇
  2018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在天然连续弯曲河段的概化模型上进行推移质输沙试验,分析不同弯道段推移质泥沙运动的特点,绘制了泥沙运动轨迹图.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类型的连续弯道中,推移质泥沙运动轨迹不同,凹岸来沙和凸岸来沙向下游输移时呈现不同的特点.连续弯道的前、后两弯的形态和过渡段的河床形态影响泥沙运动路线,决定泥沙输移方式.  相似文献   
52.
安康枢纽回水变动区河段的通航水流条件既受上游石泉枢纽日调节影响,又受下游安康枢纽水库调度的影响。河道水流既有山区河流滩险水流特性,又有库区河道水流特点。同时,该河段为连续急流弯道段,研究难度大。文中采用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的技术手段,研究回水变动区河段滩险整治工程方案。针对天然河道边界复杂等特点,研究采用正交贴体网格。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采用有限体积法对平面二维水流控制方程进行了离散。对安康枢纽回水变动区天然情况下的水位、比降及水流流速等进行了验证计算及分析,验证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能够准确模拟枢纽回水变动区的水流运动特性。根据河段的河道特性、河床演变特点及碍航特点,提出了航道整治原则。在上述整治原则的基础上,对安康枢纽回水变动区河段滩险整治方案效果进行了计算分析,并提出了能够达到设计航道尺度的整治工程方案。  相似文献   
53.
船模航行试验技术及在航道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船模航行试验是在河工模型和船模相结合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试验研究方法。论述了船模航行试验的相似条件和相关技术,指出这项技术适于研究通航水流条件和工程方案的优化布置以及船舶性能、航道尺度、航道水流三者的相互关系和提高通航能力的措施等。介绍了这项技术在航道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4.
漓江旅游船对浅滩卵石冲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漓江旅游船对滩尾冲刷影响的船模航行试验,分析了旅游船航行过程中对浅滩卵石冲移运动的主要影响因素。船模和航道模型的比尺均为1/25。试验结果表明:枯水期旅游船航行可引起滩槽卵石逐渐向下推移,尤其在通航密度较大的情况下,它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55.
基于碰撞相容性因素的车辆追尾事故深入数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泉  李一兵 《汽车技术》2006,(Z1):72-75
为详细了解北京市追尾事故车辆的分类对比情况,基于车辆碰撞相容性因素构建了追尾事故的深入数据分析模型,包括追尾事故车辆的基本类型、结构形式及几何特征对比、车辆碰撞损坏特点、车内乘员伤害情况及其相关性等方面内容。利用真实交通事故案例对车辆碰撞相容性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为车辆追尾事故的预防与伤害减轻等项研究提供参考,指出今后研究的侧重点。  相似文献   
56.
刘成  李一兵  祝军  何明科 《汽车工程》2005,27(1):50-53,34
从两车侧刮交通事故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在可能出现的各种相对速度情况下,该类型事故中一车轮胎在另一车车身上刮擦产生的痕迹。提出并推导出了依据轮胎上任一点在车身上遗留的片断摆线擦痕估计两车相对速度的方法和计算步骤。突破了以往同类型事故分析中对刮擦痕迹利用的诸多严格限制。最后给出了在交通事故处理中应用的实例。  相似文献   
57.
基于优化思想的事故再现碰撞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一兵  裴剑平  袁泉 《汽车工程》2002,24(4):279-282
建立碰撞模型求解碰撞速度是交通事故再现的关键步骤,现有的大多数碰接模型不具备对冗余的输入参数信息进行优化的能力。本文基于优化思想,充分利用来自事故现场的信息,建立了对应的事故再现碰撞模型,可以实现冗余信息的优化,提高了事故处理的鲁棒性。该方法可用于分析典型的交通事故碰撞速度。  相似文献   
58.
车辆交通事故再现能量方法的不确定度评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结合车辆碰撞交通事故车速分析的具体特点,在建立能量方法车速计算模型的基础上,基于不确定度理论研究了再现车速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通过选择适当的输入参数作为不确定因子,分别计算各部分能量对应等效速度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然后计及不确定度的累积和传播,得到最终车速输出结果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展伸不确定度,以此检验和理解事故再现结果的准确程度。并给出一个典型车速分析案例,验证了该方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59.
车辆碰撞事故再现技术研究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袁泉  李一兵 《公路交通科技》2002,19(2):122-125,130
在综述国内外近年来车辆碰撞计算机领导具技术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阐述车辆碰撞事故再现的原理,模型和基本方法,介绍事故再现的几种计算机软件及其特点,分析事财现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如数据采集,速度估算,误差分析和人-车-路作用的描述等,并指出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几面内容,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